本來OLED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超越了QLED,加上全球十多家電視企業加入OLED陣營,這一下子壯大了OLED電視陣營,可謂氣勢如虹,但是三季度QLED電視在出貨量方面卻成功反超OLED電視,似乎凸顯出OLED電視的推廣依然面臨不確定性。
OLED與QLED之戰
三星和LG均是全球OLED面板巨頭,三星占有中小尺寸OLED面板市場超過九成的市場份額,LG則在大尺寸OLED面板市場占有超過九成的市場份額,兩家企業發展OLED面板技術選擇了兩個不同的方向。
LG在一開始就針對電視等大尺寸顯示產品研發OLED面板,而三星主要針對智能手機研發OLED面板技術。在三星的力推下,OLED面板逐漸在智能手機上普及,特別是去年至今,蘋果在它的iPhone上引入OLED面板,三星是獨家供應商,三星也因此賺得盤滿缽滿,OLED面板業務成為它第二大利潤來源。
LG當年與三星差不多前后研發出OLED面板技術,不過它就選擇了針對電視等大尺寸顯示產品推廣OLED面板,在多年的努力下到了去年OLED電視在高端電視市場的占比超過50%,顯示出OLED電視似乎開始獲得消費者的接受,同時十多家電視企業加入OLED電視陣營,也讓LG對推廣OLED電視充滿信心,為此它在中國廣州建設了一條8.5代OLED面板生產線,以更好的滿足中國電視企業的需求,加快OLED電視的普及。
三星作為全球最大的電視企業,當然不甘于讓LG在電視市場獨美,它在電視市場推廣自己的QLED電視技術,在2017年三季度之前其實QLED電視的出貨量一直都超過OLED電視,只不過2017年四季度在眾多電視企業紛紛推出OLED電視之下,OLED電視出貨量取得翻倍增長,迅速超過QLED電視,并延續到今年一季度。
LG推廣OLED不容易
三星在OLED面板技術上有深厚的積累,其之所以沒有在針對電視產品的大尺寸面板市場發力,可能是因為它發現OLED面板難以解決燒屏問題,因為OLED面板三種發光材料的衰退時間有所不同,只不過考慮到智能手機的壽命一般只有2年左右,燒屏問題對手機的影響不大,所以它主要發展中小尺寸OLED面板,而在電視市場主推QLED電視。
QLED被認為是在現有的TFT-LCD技術上進行改良的技術,它在原有的LED面板上增加了一塊薄膜--里面充滿量子點,LED背光激發量子點發出有色光線,從而取得比LED面板更廣的色域、更高的亮度、更鮮艷的色彩,從而取得接近OLED面板技術的特性。不過也有人認為,QLED并非自發光技術,無法如OLED那樣擁有純正的黑,而且它無法如OLED那樣做到更輕薄,并且OLED還可以做成軟性屏可以彎曲,LG已展示了一款可以卷曲起來的電視。
在OLED電視的出貨量連續兩個季度超越QLED電視之下,三星似乎也認識到了自家QLED電視的不足,在近期開始強調將推出QD-OLED電視,并預計QD-OLED電視最快在明年底推出。QD-OLED是將量子點技術與OLED面板技術結合,在原有的OLED屏幕的構架下,增加一層量子點薄膜,藍色OLED發出藍光,刺激紅色和綠色的量子點發出紅光和綠光,從而形成紅綠藍三原色。因此QD-OLED面板技術可以有效改進OLED的燒屏問題。
然而近兩個季度的數據則顯示QLED電視已成功取得反彈,而OLED陣營則在取得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趕超QLED的勝利之下遭遇挫折,這或許與LG電視的燒屏問題有關,今年初安裝在仁川機場的OLED電視出現燒屏,隨后5月底于洛杉磯舉辦的SID Display Week 2018(美國顯示周)活動上Nanosys展臺的一臺LG 2017款的65寸OLED電視也出現燒屏問題,連續兩次在公眾場合出現燒屏問題給LG的OLED電視造成了較大的打擊,這可能是導致三季度LG的OLED電視銷量被QLED電視反超的原因。
當然由三星在推廣QLED電視的當下就開始強調它研發QD-OLED技術,也凸顯出OLED電視技術確實有領先于QLED的優勢,這是導致它選擇研發更先進的QD-OLED面板技術的原因,而當下QLED電視出貨量取得反彈進而超過OLED電視,將為三星研發QD-OLED面板技術提供時間。
對于LG來說當然就不是好消息了,本來已獲得諸多電視企業支持的OLED電視面板技術遭受了挫折,這將迫使它思考如何進一步改進OLED面板技術的燒屏問題,甚至它也要如三星一樣在OLED面板技術上引入新的技術從而徹底解決OLED面板技術的燒屏問題,但是那樣將需要不少時間,這對它當下加速擴產的OLED面板業務顯然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50瀏覽量
181043 -
OLED
+關注
關注
119文章
6219瀏覽量
224817 -
面板
+關注
關注
13文章
1684瀏覽量
54033
原文標題:OLED電視再敗給QLED,LG推廣OLED不容易
文章出處:【微信號:baiyingmantan,微信公眾號:柏穎漫談】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