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BT作為集MOS和BJT優點于一身的存在,在經歷了這些年的技術發展,從穿通型IGBT(PT-IGBT) 、非穿通型IGBT(NPT-IGBT)、溝道型IGBT 和場截止型IGBT(FS-IGBT),到現在的超結IGBT(SJ-IGBT),新結構層出不窮,并且正在向功率器件集成化和智能功率模塊方向發展。今天我們來聊一聊一種具有雙向阻斷能力的,逆阻型IGBT(RB-IGBT)。
1
逆阻型IGBT簡介
一般情況下,常見的IGBT主要定義的是其正向阻斷電壓,而反向阻斷電壓一般不會在Datasheet中被提及到,這是因為IGBT通常會反并聯續流二極管,所以對實際應用并沒有什么不良影響,除了由于二極管換流造成的反向電壓過沖的場合外,IGBT的反向阻斷能力不是必需的。但是一些特殊的場合需要IGBT具有雙向阻斷能力,即正向阻斷能力和反向阻斷能力。
傳統的方式是將常規IGBT與一個可以耐高壓的二極管相串聯,但是,串聯的二極管引起通態壓降的增大,增加了損耗。而RB-IGBT是一種新型的IGBT,具有反向耐壓能力,相對于傳統串聯二極管的模式,減少器件的同時,還降低了通態壓降和損耗。兩種模式如下圖所示:
RB-IGBT
傳統IGBT串聯二極管
常規IGBT反向耐壓小的原因:
為了折中通態壓降Von和關斷損耗Eoff,一般都具有緩沖層以獲得更小的Von和Eoff,由于緩沖層和集電極層的摻雜濃度都很高,同時芯片邊緣由于晶格損傷和應力會引起較大的漏電流,所以普通IGBT不具備反向阻斷能力(一般只有40V左右)。
逆阻型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RB-IGBT)是一種新型的IGBT器件,它是將IGBT元胞結構與耐高壓的二極管元胞結構集成到同一個芯片上,采用傳統的非穿通型結構,同時在背面和側面做了改進,具備雙向阻斷能力。
2
正向耐壓和反向耐壓
正向耐壓:
RB-IGBT除終端結構外和傳統的縱向NPT-IGBT基本相同,其有源區在正面,包括多晶硅柵極、n+發射區和p基區,然后有源區的下面是n-漂移區,最后是集電極。當集射極之間加正電壓時,由p-基區和n-漂移區形成的反偏PN結來承擔外部電壓,為了提高擊穿電壓和抑制閂鎖,往往會將發射極的n+源區和p-基區短接。在正向阻斷時,為了提高擊穿電壓和抑制閂鎖,一定的終端技術是必要的,比較常見的有兩種:在p-基區旁加浮空場環和場板技術,其他的技術還包括結終端擴展、斜角邊緣終端技術等。下圖是加浮空場環的情況:
雖然方法不同,但都是為了防止電場的局部集中而在終端區域發生雪崩擊穿。由于比較厚的n-漂移區和出色的正面終端,使得器件具有很高的正向耐壓能力。
反向耐壓
NPT-IGBT 結構雖然沒有緩沖層,但是它的反向阻斷能力依然很差,因為芯片的尺寸是有限的,在切割芯片時,如果切割線穿過了承受高壓的pn結,晶格損傷和應力會引起很大的反向漏電流,導致擊穿電壓和長期穩定性的降低。早期的反向終端采用的是臺面刻蝕技術,通過重摻雜(p+)的集電極和低摻雜(n-) 的漂移區形成的pn結和深槽的正斜角來阻斷反向電壓,這種深溝槽將有晶格損傷的表面隔離,因而沒有形成很大的漏電流。總之,RB-IGBT是在NPT-IGBT的基礎上,通過特有的終端技術和摻雜技術來,減小漏電流,同時形成反偏的PN結來提高擊穿電壓,相當于串聯了一個耐高壓的二極管,使得IGBT具有反向耐壓能力。都是利用PN結來隔離晶格損傷的表面。
反向耐壓時的一種終端結構(擴散結隔離終端)
常見的RB-IGBT的隔離技術:
①臺面刻蝕隔離(物理刻蝕隔離)
②擴散隔離技術(PN結隔離)
③溝槽隔離技術(PN結隔離)
④V(凹)槽隔離技術(PN結隔離)
⑤混合隔離技術(擴散和凹槽刻蝕相結合,PN結隔離)
3
部分電特性
電子輻射減少載流子壽命
RB-IGBT具備雙向阻斷能力,應用在電路中需要兩個器件反向并聯,在關斷的時候,需要有快恢復二極管的工作方式。由于RB-IGBT采用的是NPT-IGBT結構,所以,n-漂移區的載流子壽命相對較高,工作在FRD關斷時,具有很大的dI/dt和較長的拖尾電流,造成較大的損耗,為了克服這個問題,一般需要電子輻照來減小載流子的壽命。雖然增大電子輻射劑量,可以減小關斷損耗E(off)和反向恢復損耗E(rec),但是同時增大大通態壓降,而造成通態損耗的增加,故需要注意輻照劑量的控制。
柵電壓的影響
加柵壓和不加柵壓下的反向漏電流和擊穿電壓的對比,可見,加柵壓,可以有效地減小反向漏電流,增大反向耐壓。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79瀏覽量
427268 -
二極管
+關注
關注
147文章
9703瀏覽量
167572 -
IGBT
+關注
關注
1269文章
3833瀏覽量
250074
原文標題:逆阻型IGBT
文章出處:【微信號:iawbs2016,微信公眾號:寬禁帶半導體技術創新聯盟】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