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DOS命令聽起來就像是一個怪誕的夢境,又像是電影《銀翼殺手》中的人性測試。命令是這樣的:“你是一個開始在月圓之夜變身的狼人。但你并沒有變成一只可怕的怪獸,而是變成了一條可愛的小狗。”這其實是巴黎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中心(FAIR)在教授人工智能創作短篇故事。
不過,Facebook并不希望用人工智能取代人類作家,而是懷揣著一個更加商業化的目標:讓機器更好地理解和操縱書面語言。這將幫助該公司更好地為人類或機器的文學創作提供自動提示、翻譯文本,以及為聊天機器人提供更連貫順暢的對話。
雖然機器很容易將一個單詞替換成另一個單詞,但是要轉換或創建整段文本卻比較困難,尤其是在處理外國語法的時候。現如今的許多系統可以準確預測逐字逐句創作文本時應該遵循的規律,但這只適用于一小句話,對于大段文字就無能為力了。
“許多機器也缺乏有效的機制來檢查它們所寫的內容,而這一步在任何敘事結構中是非常重要的的。這一缺陷可能導致不必要的結果,比如事件重復或者一致性混亂。例如,相同的字符可能出現不一樣的表達方法,或者說一個角色本來是在室內,但接下來的場景卻是在沙灘跑步。”FAIR的博士生安吉拉·法恩說。
這樣的問題在人工智能創造短篇小說的時候就會出現,所以法恩和她的團隊一直在升級他們的算法,以便讓機器能夠迅速處理好這些問題。首先,他們在一個巨大的數據集上對機器進行“訓練”,該數據集包含三十多萬個故事及其創作思路。
為了避免之前編寫故事時遇到的問題,他們設計了一種算法,將故事分解為小元素,并在機器編寫之前進行結構規劃。算法的每個部分都有其特定的任務,例如動作的邏輯順序,或者如何生成角色名稱。
首先,機器讀取DOS命令。然后進行預測并創建參數。這些預測和參數是所有句子的語法主干,用來指示單詞之間的交互。然后,跟蹤之后添加的特定元素(如名詞和代詞)。
接著,通過填補空白,故事就完成了。這臺機器能夠創造原創性的動詞并且達到了前后名稱的一致性。《比爾博·巴金斯》、《他》和《霍比特人》都被人工智能以某種方式聯系在一起,但必須按照正確的順序,故事才能順利進行。人工智能能夠判斷故事情節是否填滿了每個特定的位置,這樣它在第二次和第三次碰到相同情節時就會達到一致性。
研究人員稱,該算法編寫的100個故事最后由三個人來評判。評判人員更喜歡新鮮的故事,而不是之前人工智能團隊創建的例子。
利茲大學(Leeds University)人工智能語言教授埃里克·阿特韋爾(Eric Atwell)表示,從頭到尾編寫一個完整的故事確實是一個進步。不過,他補充說,人工智能還不能從人類的角度理解這個故事。
FAIR的研究科學家、法恩團隊成員邁克·劉易斯(Mike Lewis)希望,這項技術也對其他文本系統產生作用,但他認為人工智能不會危及到人類作家的地位。
他表示:“盡管人工智能最近在其它問題上取得了巨大進展,但我仍驚訝于其創作高質量故事的挑戰性。有些任務對電腦來說似乎比對人容易得多,但寫故事絕對是相反的。”
-
Facebook
+關注
關注
3文章
1429瀏覽量
55002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83瀏覽量
240313
原文標題:臉書做了一個AI 專門寫驚奇的短篇小說
文章出處:【微信號:smartman163,微信公眾號:網易智能】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以及Edge AI的概念與應用
![<b class='flag-5'>人工智能</b>和機器學習以及Edge <b class='flag-5'>AI</b>的概念與應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5/AF/wKgZO2eCOvyANCClAACuMd8K5wc854.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