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2017~2020年間計劃新建的晶圓廠數量居全球之冠,再加上無論中資或外資企業在中國境內皆有新建晶圓代工或內存廠的計劃,整體晶圓廠產能更是加速擴張。
收藏!86家,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分布圖 !
亞化咨詢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大陸共計有27座12英寸晶圓廠,18座8英寸晶圓,其中有10座12英寸晶圓廠及6座8英寸晶圓廠處于建設當中。項目主要集中在北京、成都、重慶及江浙一帶。具體項目信息如下表所示:
收藏!86家,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分布圖 !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晶圓代工
+關注
關注
6文章
861瀏覽量
48654 -
晶圓廠
+關注
關注
7文章
627瀏覽量
37975
原文標題:收藏!86家,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廠分布圖 !
文章出處:【微信號:zhenjingshe,微信公眾號:華爾街】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今日看點丨富士康停止派遣中國大陸工人前往印度iPhone工廠;英偉達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等軟硬件方案
1. 消息稱富士康停止派遣中國大陸工人前往印度iPhone 工廠 ? 據五位熟悉富士康印度業務的人士透露,富士康將停止向其在印度的蘋果 iPhone 工廠派遣中國大陸員工,轉而派遣
發表于 01-20 10:58
?598次閱讀
95.5億!晶圓大廠成功引資
。在此之前,皖芯集成的注冊資本僅為5000.01萬元。 本次增資完成后,晶合集成持有皖芯集成的股權比例變更為43.75%,仍為第一大股東。 據TrendForce公布的24Q1全球晶圓代工廠
微軟終止中國大陸個人Azure OpenAI服務,為國內大模型帶來機遇
2024年10月17日,微軟公司宣布將在中國大陸地區停止面向個人用戶的Azure OpenAI服務。這一決定緊隨OpenAI于2024年7月宣布終止對中國大陸提供API服務的步伐,為國內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市場騰出了新的發展空間。
機構:2024年中國大陸芯片出口額將達950億美元
根據DIGITIMES的最新研究報告,隨著智能手機需求的回升、生成式人工智能(AI)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以及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2024年中國大陸的芯片(IC)進出口金額預計將分別比2023年增長
中國大陸成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銷售核心市場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大陸在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市場中的地位日益凸顯,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據日本半導體制造裝置協會(SEAJ)發布的最新統計,2024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制造設備銷售額實現了1%的同比
中國大陸8家半導體大廠被調查!
來源:芯智迅 編輯:感知芯視界 Link 9月4日消息,據臺媒報道,近日,中國臺灣當局指控8家中國大陸半導體廠商違反當地法律,非法從臺廠挖走工程師,并獲取專有技術,以提高其半導體生產能力。新竹地檢署
中國大陸芯片設備支出領跑全球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大陸在芯片制造設備領域的支出高達250億美元(約合1779.40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字不僅刷新了歷史記錄,更超越了韓國、中國臺灣及美國等半導體強國的總和,展現出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晶圓制造產能飆升,預計2025年占全球三分之一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持續繁榮的背景下,中國大陸正迅速崛起為全球晶圓制造的重要力量。根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最新公布的全球晶圓廠預測報告(World Fab Forecast),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晶圓代工市場復蘇,特定制程或迎漲價潮
隨著全球科技產業的不斷發展,晶圓代工市場作為半導體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其動態變化一直備受行業內外關注。近日,根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的最新調查報告,中國大陸
華為重奪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第一
根據Canalys的最新報告,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迎來了久違的回暖,出貨量與去年同期持平,總計達到6770萬臺。在這一市場格局中,華為表現搶眼,憑借Mate及nova系列的熱銷
蘋果2023財年供應鏈:中國大陸新增8家企業,臺灣南電重回名單
在中國大陸地區,新增的八家企業分別為寶鈦股份、酒泉鋼鐵、中石偉業科技、凱成科技、三安光電、博碩科技、東尼電子以及正和集團。而被淘汰的四家企業則包括江蘇精研科技、美盈森集團、深圳市得潤電子以及盈利時。
美國蘋果公司將增加在中國大陸的投資
WitDisplay消息,美國蘋果公司將增加在中國大陸的投資。蘋果中國12日宣布,擴大在中國大陸的應用研究實驗室,以支援產品的制造。
中國大陸封測廠進軍AI芯片封裝市場
這標志著中國大陸在半導體產業鏈中的地位顯著提升,不僅在半導體晶圓制造等成熟工藝中占有一席之地,還在先進封裝領域有相當的競爭實力,與外資企業如日月光投控、京元電爭奪AI芯片必不可少的先進封裝市場份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