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盤控制器,有時也被稱為SSD控制器或“主控”,在SSD中發揮核心作用。固態硬盤控制器一般是一顆ASIC芯片(市場上也能見到FPGA方案),對內管理閃存,對外為主機提供訪問接口,并響應和調度處理主機的IO請求(圖1)。國內外各大廠商包括憶芯科技都有提供高性能的固態硬盤控制器。
SSD有企業級與消費級之分。企業級SSD產品更加注重隨機性能、延遲、IO QoS的保證以及穩定性;而消費級產品則更加注重順序性能、功耗、價格等因素(圖2)。SSD控制器設計需要為企業級和消費級產品分別優化,這樣不僅引入了研發成本,也增大了下游多系列SSD產品開發的復雜度。
能否有一款歸一化的SSD控制器設計同時滿足企業級和消費級需求?主要的問題在于能否在控制器硬件架構上能否實現成本,功耗,和功能的統一。
首先看成本方面,企業級SSD對控制器成本較不敏感,歸一化SSD控制器需要著重滿足消費級SSD的成本預算。采用通用硬件架構并優化硬件資源開銷來約束SSD控制器成本,并通過差異化固件來滿足企業級與消費級產品的不同性能需求。
在性能方面,經過市場沉淀,NVNe U.2形態與M.2形態的SSD逐漸成為主流,兩種形態的SSD產品性能需求也趨于一致。作為對AIC形態的取代,1U服務器普遍承載8塊或更多U.2形態SSD,使得U.2形態SSD單盤4K隨機性能在300-400K IOPS已能滿足大部分應用需求。反觀消費級SSD市場,高端游戲平臺NVMe M.2形態SSD理論性能性能已達3.5GB/s,這樣的性能指標也同一些企業級SSD的順序IO性能趨近。一些互聯網廠商已在IDC數據中心中應用M.2形態的SSD。在數據中心,上層對數據流做了大量優化,數據以順序訪問方式寫入SSD,這也降低了對企業級SSD隨機性能的需求。
在壽命上,企業級與消費級SSD需求差別較大。但影響SSD壽面的主要因素在于NAND閃存的耐久能力。SSD控制器則確保加強對NAND閃存的糾錯能力。因此,企業級與消費級SSD控制器在壽命這點的設計目標是一致的。
在容量上,企業級SSD與消費級SSD差異較大。對于SSD控制器需要以比較小的代價支持大容量NAND Flash,來同時覆蓋企業級與消費級SSD的需求。
可靠性方面,企業級SSD一般要求ECC與DIE-RAID兩層數據保護能力。而隨著3D閃存逐步普及,閃存廠商開始建議在消費級SSD提供DIE-RAID能力。所以在可靠性方面,企業級與消費級SSD控制器的設計目標也趨于一致了。
在功耗方面,消費級產品對功耗最為敏感,特別是像平板,筆電這種電池供電設備,對功耗有嚴格的限制。SSD控制器設計需要考慮復雜的低功耗設計,需要支持多種電源狀態,以及快速喚醒。企業級SSD對功耗相對不敏感。然而對于整個數據中心,電力成本已占數據中心運營成本近20%。隨著SSD的大規模部署,低功耗設計也成為企業級SSD控制器的追求目標。
從上面幾點主要因素考慮不難看出,在企業級與消費級SSD設計指標趨于一致的趨勢下,硬件規格實現統一是極有可能的。而SSD產品形態的差異化則由SSD控制器上的固件體現。憶芯科技的STAR1000芯片(圖3)設計中對此做了比較成功的嘗試。
-
FPGA
+關注
關注
1630文章
21796瀏覽量
605987 -
SSD
+關注
關注
21文章
2887瀏覽量
117854
原文標題:妾身千萬難!一個SSD主控如何同時滿足企業級與消費級?
文章出處:【微信號:SSDFans,微信公眾號:SSDFan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