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風雨季節已來臨,香港發展局局長黃偉綸16日指出,為保障樹木健康和公眾安全,樹木管理部門每年均會預先完成樹木風險評估,并盡快移除危險樹木,以策安全。特區政府也陸續展開多項先導計劃,研究以科技輔助樹木管理工作,包括應用智能傳感技術,并安裝8000個傳感器,以監測樹木的穩定性。
港將有8000樹木底部安裝傳感器,以測量樹木傾斜角度和方向
風雨季前對樹木進行風險評估
黃偉綸16日發表網志,邀請香港發展局綠化、園境及樹木管理組樹木管理主任曾國安,講解特區政府在風雨季前進行的樹木檢測工作,并由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信息學系副教授黃文聲,介紹如何應用智能傳感技術監測樹木。
曾國安表示,樹木檢查人員主要從地面檢測及評估樹木各部分,并使用輔助工具如塑料槌敲擊樹干來評估其結構狀況,以望遠鏡觀察較高的枝干和樹葉的生長情況。
檢查人員更會爬上樹木,從不同角度檢測隱藏部分。當發現或懷疑樹木有腐爛或其他結構問題,會以微鉆阻力測試儀或聲納探測儀檢查樹木內部的結構狀況。
香港發展局與理大及其他大專院校組成的研究團隊,合作進行為期3年的樹木管理計劃,通過智能傳感技術及地理信息系統,大規模監測樹木的穩定性,研究從樹木的擺動或傾斜狀況,評估其倒塌風險,從而加強樹木風險管理。
黃文聲介紹說,傳感器安裝在樹干底部,以測量樹木傾斜的角度及方向,繼而通過網絡傳輸,把數據傳送至大學數據中心,進行大數據分析。
當傳感器監測到樹干底部的傾斜角度超過臨界點時,系統會立即向樹木管理部門的指定人員發送提示信號,以及時采取適當的風險緩減措施。
分階段安裝傳感器,料2020年初完成
黃文聲表示,智能傳感技術先導計劃于2018年2月展開,初期在元朗大棠進行測試。系統經改良后,研究團隊已在灣仔及九龍東安裝第2批傳感器,以測試在市區網絡的傳輸效果。
整個先導計劃在港島及九龍區部分樹木及石墻樹安裝8000個傳感器,分階段于2019年底至2020年初完成,這些樹木主要位于行人路邊、斜坡、公園等人流及車流較多的地方。
黃偉綸最后指出,樹木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在香港這個都市化城市,樹木綠化了居住環境,故特區政府會努力做好樹木風險管理,同時也需要私人物業業主和物業管理公司,做好自己物業范圍內的樹木護養工作,因監察樹木的工作,有賴大家的協助和合作。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407瀏覽量
756632 -
網絡傳輸
+關注
關注
0文章
140瀏覽量
17456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08瀏覽量
137799
原文標題:香港將為8000棵樹安裝傳感器,“站不穩”一斜便知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