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生的互聯網技術與傳統的機械技術越來越多的發生碰撞,車聯網正以“疾風吹勁草”般的態勢席卷整個汽車行業。綜合不同統計口徑的數據,未來三五年內,全球車聯網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000億元,而2015年全球將有60%的車型配置車聯網技術,到2020年這一比例會進一步提升至90%。
曾經中國對外資汽車廠商大舉開放,“但是以技術換市場”的戰略最終沒有讓中國在汽車制造上,像在電信、智能手機等科技領域一樣迅速縮短與發達市場的核心技術差距。然而,伴隨著新一輪的移動潮流,中國巨大的用戶市場、產業配套能力以及迅速普及的移動智能產品,都讓智能汽車,幾乎同時甚至提前于美國市場在中國爆發。
在全球范圍來說,智能汽車還不屬于一個產業范疇,而是一類新興科技的通稱。所謂智能汽車,主要指在普通汽車的基礎上增加了先進的傳感器(雷達、攝像)、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通過車載傳感系統和信息終端實現與人、車、路之間的智能信息交換。目前歐美等國對于智能汽車的定義主要為先進輔助駕駛系統(ADAS)、車載移動應用和無人駕駛技術,并在更大程度上與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結合起來,也就是車聯網。利用先進傳感技術、網絡技術、計算技術、控制技術、智能技術,對道路和交通進行全面感知,實現多個系統間大范圍、大容量數據的交互,對每一輛汽車進行交通全程控制,對每一條道路進行交通全時空控制,以提供交通效率和交通安全為主的網絡與應用。
車聯網是物聯網在汽車領域的一個細分應用,是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向業務實質和縱深發展的必經之路,是未來信息通信、環保、節能、安全等發展的融合性技術。
目前車聯網的市場屬于一個新興的市場,也是一個開放性的市場,這個市場沒有那些壟斷者們在這里說話。在車聯網行業里,所有企業都要與競爭對手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面對一個不同的市場,面對不同的客戶領域。大大認為只有通過把脈用戶痛點并挖掘行業客戶需求,車聯網企業才能夠在整個車聯網革命中占據一些優勢的地位。
每一次重大的技術革命將對原有的技術帶來顛覆性的破壞,社會需要一段時間來接受和適應,一旦跨越臨界點就會引發大規模的投資需求。而技術革命導致全社會要素資源向新技術領域大量集聚,生活消費方式也因此而產生重大變化并引發新需求,從而使領域進入上升階段。
按照車聯網市場劃分,可以大體分為前市場和后市場,汽車前市場主要是指汽車出廠前包含在整車上的電子產品以及各種零配件,主要是各種車載導航系統;后市場是指汽車銷售后,圍繞汽車使用過程中的各種服務,涵蓋了消費者買車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務。由于后市場涵蓋面廣,服務周期長,因此市場潛力也將更大。代表性的服務項目有車載診斷OBD(如元征Golo)、汽車后市場服務(O2O汽車維修、保養、洗車等)。此外,圍繞汽車服務,車聯網延伸產業鏈還包括提供交通信息的公路IT、二手車、租車、金融支付和保險等多個項目。車聯網板塊涉及眾多環節,隨著國內聯網車輛比例超過10%,車聯網行業面臨爆發增長機遇,2015年有望誕生眾多投資機會。
但我們也看到車聯網處境的尷尬,中國有數千家從事車聯網的企業而商用的只有不到五家,盈利的更是寥寥無幾;車聯網局限與汽車至少三年長生命周期開 發與消費電子和互聯網的速度相差甚遠;汽車車型眾多導致至今沒有一家上百萬的車聯網服務商,離互聯網以億計算的單位更是無法比擬;大部分車聯網服務并沒有找到用戶痛點,無論產品用戶體驗、用戶使用頻率與用戶付費意愿都很低。大部分車聯網目前似乎在處于叫好不叫座的狀態。
總而言之,全球最大的移動互聯網用戶與全球最大的汽車用戶相遇,給中國帶來了新的想象力。和大大一起期待車聯網開啟新世界大門吧!
原文標題:【大話汽車】車聯網是如何帶動市場節奏的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大聯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