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G20峰會的召開,中美半導體貿易戰的陰霾似乎正有逐漸散去的趨勢,但就在這看似回暖之際,半導體產業再起硝煙!
近日,日本經濟產業部宣布,將對用于制造智能手機與電視機中OLED屏所用的“氟化聚酰亞胺”、半導體制造過程中必須使用的“光刻膠”和“高純度氟化氫”等半導體材料,加強面向韓國的出口管制。7月4日起正式施行。
日本緣何突然出手?
1965年日韓簽訂《日韓請求權協定》,日本向韓國提供5億美元二戰勞工賠償款,當時相當于日本外匯儲備的四分之一,韓國同意從此放棄官方和民間的勞工索賠要求。
然而,2018年以來韓國法院要求日本殖民半島期間強征勞工的日方企業賠償韓國受害者,相繼對日本制鐵,三菱重工等多家日本企業做出巨額勞工賠償的判決,并以此為由扣押了這些日本企業在韓國的資產。這在事實上徹底違反了雙方在1965年簽訂的官方協議。6月19日,日本政府向韓國政府提議,組建全部由第三國成員組成的仲裁委員會,以解決新爭端。日本要求韓國政府遵守雙方協議,韓國政府卻以三權分立管不了法院為由扯皮。日本無奈之下出此措施,希望施壓韓國。
對此,日本經濟產業省也宣稱,此項決定是經過相關部門的討論,認為“日韓之間的信賴關系明顯受到了損害”。
日本富士通綜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金堅敏對此分析:“韓國上游這部分對日本的零部件材料依賴比較多,日本政府就采取收緊半導體材料這些措施來影響韓國產業,通過產業再來影響韓國的外交政策。”
出口管制的內容
具體來看,日本將改變對韓出口管理范疇,并從7月4日起對特定項目實行出口審查、要求單獨申請出口許可。這意味著對于特定產品而言,日本供應商向韓國買家銷售的每一份合同都需要申請批準。新規勢必將延長日本對韓的出口流程。據韓媒評估,單獨申請產品出口許可的過程每次大約需要90天。
更重要的是,新的限制將適用于一些關鍵的半導體材料,包括用于制造電視和智能手機面板的氟化聚酰亞胺、半導體制作過程中的核心材料光刻膠和高純度半導體用氟化氫。
氟化聚酰亞胺是PI膜的一種,能用于OLED顯示、折疊顯示屏、半導體封裝等,日本的氟化聚酰亞胺在全球市占率高達90%;光刻膠則是應用于集成電路、半導體分立器件、OLED面板制造所用的關鍵材料,日本在全球市占率也達90%;而高純度氟化氫是半導體清洗制程中必備材料,日本在全球市占率為70%。
這三種材料皆是半導體制造需要的關鍵核心材料,市場主要掌握在日本企業手中,而韓國在這方面的產量極少,極度依賴日本供應商。
從去年起就開始防范日本,韓國迅速應對“日韓貿易戰”
面對突如其來的“日韓貿易戰”,韓國方面也迅速做出應對措施。7月3日消息,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決定對半導體材料、零部件、設備研發投入6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52.9億元)的預算,以應對日本限制對韓出口。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基于上月發布的制造業復興戰略,進一步細化了關于材料、零部件、設備產業的投資方向。2020年起十年內對半導體材料、零部件、設備研發投入1萬億韓元(約合58.8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已完成可行性調查。至于普通材料、零部件、設備,政府正在對從2021年開始的6年內投入5萬億韓元的方案進行可行性調查。
韓媒《etnews》指出,在2018年日韓關系惡化后,韓國政府、半導體與顯示器業界就開始防范日本,并準備相關對策。
該報道指出,韓國半導體、材料產業已經制定了應對策略。業界相關人士對此表示,2018年日本政府與韓國外交關系惡化后,業界就曾預測日本可能會停止供應氟化氫,因此許多大企業已經準備好其他渠道,之后可能會從***進口氟化氫。
終歸兩敗俱傷?“日韓貿易戰”所帶來的影響
韓國是全球半導體生產大國,三星、海力士、LG在半導體行業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而目前,三星電子及SK海力士所使用的光刻膠、氟化氫、大硅片等關鍵原材料,主要采購自日本供應商。據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統計,韓國的半導體原材料自給率為50.3%,生產設備的自給率僅為18.2%。除原材料以外,2018年韓國還從日本進口了約合360億元人民幣的半導體生產設備。
顯然,日本此舉勢必將會威脅到韓國三星、LGD的顯示面板生產,以及三星和SK海力士的存儲芯片生產。雖然韓國已經迅速作出應對,預計投入6萬億韓元的預算。但半導體產業相關人士指出,政府雖試圖自產這些材料,但尚未有新進度,另一方面,韓國若要趕上日本的技術,不僅開發成本高,而且只有大企業有能力進行,即使技術開發順利,也很難避開日本專利方面的限制。
因此,目前韓國半導體制造企業紛紛在加班趕制庫存分析報告。韓國HI投資證券企業分析部部長李尚憲:現在企業還有庫存,短期來看能應付半年,但長期來看,問題會很嚴重。
日本在對韓國進行出口管制的同時,日本本土企業也在遭受著沖擊!
據BusinessKorea報道,對于近期日本對韓國采取的出口限制制裁,一些日本公司擔心日本政府對韓國的出口限制會對自己和兩國之間的整體經濟關系產生負面影響。
雖然目前日本每年對韓國保持著接近3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但其中近五分之一的出口額是由半導體關聯產品所制成。長期來看,由于出口限制導致的供應鏈斷裂,更是會直接使日本半導體供應商失去大批穩定客源。
不僅如此,日韓對抗將會影響到三星及LGD兩家OLED面板制造龍頭企業的生產,因此松下、索尼等使用OLED面板的產品將會受到影響。
日本《山經新聞報》指出,“大約80%的韓國芯片出貨量都流向了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只有10%左右流向日本,但如果韓國對中國的內存芯片供應受到影響,在中國做生意的日本公司將受到影響。”日本研究所森IOR研究員木山英彥還表示,“如果從日本采購原材料變得更加困難,韓國公司將擴大與非日本原材料供應商的合作。”
貿易戰硝煙不斷,國際合作共贏的未來究竟在何處?
2019年已過去一半,而這僅僅半年的時間內,國際貿易尤其在半導體產業方面一直硝煙不斷。從5月,美國對華為發布“禁令”,再到現在的日韓半導體對抗。
半導體產業鏈很長,涉及到各種材料、設備、技術、工藝,沒有一家企業可以真正做到半導體全供應鏈獨立,也沒有一個國家能做到半導體產業全供應鏈獨立。各個設計、制造、封裝等企業各盡所長、相互合作,才促成了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巨大動力。
而歷史矛盾、5G的爭奪等卻催化了國家間半導體產業的對抗,對產業本身造成了不小的損害。合作、共贏再一次進入群眾的視野,是半導體行業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50瀏覽量
181050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03瀏覽量
222630 -
OLED屏
+關注
關注
0文章
162瀏覽量
20903 -
光刻膠
+關注
關注
10文章
321瀏覽量
30346
原文標題:日韓半導體產業貿易硝煙,有哪些影響?
文章出處:【微信號:SEMI2025,微信公眾號:半導體前沿】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