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IGBT關斷時,集電極電流的下降率較高,在較大功率的情況下,由于主回路存在較大的雜散電感(為什么要盡量降低雜散電感的一個原因),從而集電極和發射極產生很大的浪涌電壓,甚至會超過IGBT的額定集射極電壓,所以IGBT集射極過壓保護是設計時不容忽略的一個問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最通用的措施——有源鉗位。
IGBT浪涌電壓的產生原理
如下圖:
IGBT關斷浪涌電壓是由于IGBT關斷時主電路電流急劇變化。 在主電路的雜散電感上產生高電壓而造成的,上圖所示,半橋電路接一相負載。 設開關管VT1關斷時,VT1集電極電流ic迅速下降,主電路雜散電感感應出電壓為:
uσ=Lσ*dic/dt
dic/dt為集電極電流變化率。 則VT1集射極之間的電壓為:
uc=Udc+Lσ*dic/dt
可間,集射極電壓uce超過了Udc,出現浪涌電壓,如下圖所示
特別是當關斷IGBT時,若主電路短路,i很大,使其下降率更大,uσ更高,uce很容易超過IGBT額定集射極電壓,導致IGBT損壞。
傳統的無源緩沖吸收電路在大功率情況下,吸收IGBT關斷浪涌電壓時損耗較大,而且吸收電路占用較大體積。
目前國內外生產的大功率IGBT驅動器采用檢測導通飽和壓降的方法進行短路保護及軟關斷。 IGBT關斷時若發生短路,則會出現保護死區,易造成IGBT損壞。 采用瞬態電壓抑制器(TVS)有源箝位的方法,能夠較好地抑制浪涌電壓,而且能解決IGBT關斷時發生短路而導致驅動器短路保護失效的問題。 有源箝位電路可以直接在驅動器上設計,節省體積,損耗小,成本低,抑制速度快,可靠性較高。
有源鉗位抑制IGBT浪涌電壓原理
IGBT是電壓控制型開關器件. 開通門極電壓閾值典型值是5~7V。 開通和關斷門極電壓推薦值為±15V。 通過改變門極電壓Vg,即可對IGBT的開通和關斷過程進行控制。
1最基本的
下圖是最基本的有源鉗位電路,只需要TVS管和普通快恢復二極管即可實現:
其原理是:
當集電極電位過高時,TVS被擊穿,有電流流進門極,門極電位得以抬升,從而使關斷電流不要過于陡峭,進而減小尖峰。
當TVS管兩端經受高能量沖擊時. 它能以極高的速度使其阻抗驟然降低,同時吸收一個大電流,將其兩端電壓箝位在一個預定的數值上,從而保護電路元件的安全。 為達到較高箝位值,通常采用多個TVS串聯。
這個鉗位的過程可以看成是一個簡單的負反饋。 如下圖:
給定是TVS的擊穿點,被控對象是集電極電位。
當有源鉗位電路工作時,Vz≈Vce,也就是說,TVS上的電壓就是IGBT集電極上的電壓,換句話說,能控制住Vz,就能控制住Vce。
下圖是TVS管的外特性,其中有2個不同的工作點。 工作點1的擊穿電流比較小,工作電壓比較低,而工作點2的工作電壓則比較高。
在有源鉗位應用中,我們則希望TVS管能工作在額定的擊穿點附近,而不希望TVS被深深地擊穿。 如果TVS被擊穿后電流劇烈增大,那么TVS則會從工作點1下探至工作點2,其電壓也會強烈上升,這意味著IGBT的CE電壓也會上升,這時就達不到IGBT鉗位的效果了。
基本的有源鉗位電路存在著一些缺點:
首先,有源鉗位電路工作在IGBT關斷的瞬間,在這個時刻里,IGBT驅動器的最后一級推動級的三極管的下管是開著的,而TVS的電流一部分流入門極,另一部分則被這個三極管旁路掉了。
顯然,由于這個支路的阻抗很低,因此TVS的電流大部分被這個三極管"吃掉了"。 TVS的電流增大導致其擊穿電壓持續上升,鉗位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其次,TVS管的功耗非常大,導致必須選取很大個頭的TVS,導致物料比較貴,難以購買,誤差偏大,結電容過高等缺點。
2改進型(一)
將TVS的電流引至推動級的前級,這相當于給TVS的電流增加了一級增益,如下圖:
但是這樣仍有缺點:
①最前級的推動電路會旁路掉一部分TVS的電流;
②有源最后一級的推動級的時間延遲,相位滯后,會導致主電路產生振蕩。
3改進型(二)
如下圖所示:
VD連接兩個分支電路:一個支路經阻抗接到驅動電路前級側,通過驅動電路的增益,來減小TVS電流和功耗; 另一支路經阻抗直接接門極,可做到無延遲地提升門極電壓。
這個電路增加了一個內饋回路,使電路的動態性能更好。 TVS的電流很快就能流入門極,電路的響應更快。 圖騰柱推動級的加入為TVS提供了電流增益。
4較先進點的
當然,還有有源鉗位芯片搭建的有源鉗位電路,如下圖:
當TVS被擊穿時,電流IAAC會流進ASIC(專用集成電路)的AAC單元。 該單元會根據IAAC的大小操縱下管Mosfet。 當該電流大于某一值時,下管Mosfet開始被線性地關斷,
當電流大于某一較大值時,下管Mosfet完全關閉。
此時門極處于開路狀態,Iz會向門極電容充電,使門極電壓從米勒平臺回到+15V,從而使關斷電流變緩慢,達到電壓鉗位的效果。 這個電路的特點是TVS的負載非常小,TVS的工作點非常接近額定點,鉗位的準度大大提高。
5動態有源鉗位
在一些應用中,例如太陽能逆變器,APF,牽引變流器等,母線電壓有時可能會處在比較高的水平,會高于有源鉗位動作的電壓點,此時若不加處理,有源鉗位電路會進入連續動作狀態,此時ASIC會有很大的風險,很容易損壞,我們必須設法回避這種情況的發生。
我們將有源鉗位的動作門檻設置成動態的,如下圖:
在IGBT導通時,門檻降低為Vth2,在IGBT關斷后,延遲一段時間,然后將有源鉗位的動作門檻提高到Vth1。 這樣IGBT在導通狀態和截止狀態時,其有源鉗位電路的動作門檻電壓是有區別的。 這樣并不影響有源鉗位電路的本意,因為IGBT在關斷瞬間,鉗位門檻是Vth2。 如果母線電壓升高,IGBT在關斷態時,鉗位電路的門檻又比較高。
根據不同的應用場合,對于有源鉗位的準度和效率需求的不同,我們可以選擇合適的鉗位方式。 以上便是關于有源鉗位的(Active Clamping)的介紹,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