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輪、彈簧和滾動軸承
齒輪、彈簧和滾動軸承都是機器或部件中廣泛使用的零件。其中,齒輪和彈簧是常用件,國家標準《機械制圖》對它們的部分結構、尺寸等作了統一規定,而滾動軸承是標準部件。本章將主要介紹三種零(部)件的基本知識和規定畫法。?
第一節?圓柱齒輪?
齒輪是一種在機器或部件中廣泛使用的傳動零件(參看圖9?1)。它能將一根軸的動力及運動傳遞給另一根軸,并可改變轉速、旋轉方向。
圓柱齒輪常用于兩平行軸之間的傳動。如圖10?1所示。?
圓柱齒輪由于輪齒與齒輪軸線方向不同,可分為直齒輪、斜齒輪和人字齒輪,如圖10?2所示。最常用的是直齒圓柱齒輪。?
一、直齒圓柱齒輪各部分名稱和有關尺寸參數。?
圖10?3所示為相嚙合的一對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示意圖。圖中給出了齒輪各部分名稱和代號。?
1.齒數z—主動輪齒數用z?1表示,從動輪齒數用z?2表示。?
2.齒頂圓直徑d?a—過齒頂面所作圓的直徑,用d?a表示。?
3.齒根圓直徑d?f—過齒根面所作圓的直徑,用d?f表示。?
4.節圓直徑d′和分度圓直徑d—兩嚙合齒輪的中心分別為O?1和O?2,兩齒輪一對齒廓的嚙合接觸點是在連心線O?1O?2上的P點,此點稱為節點。分別以O1、O2為圓心,O?1P、O?2P為半徑所作的兩個圓稱為節圓,其直徑用d′表示。齒輪的傳動可以假想是這兩個圓作無滑動的純滾動。對單個齒輪來說,分度圓是設計、制造齒輪時進行各部分尺寸計算的基準圓,其直徑用d表示。一對正確安裝的標準齒輪,其分度圓是相切的,因此,對標準齒輪而言,分度圓和節圓是一致的,即d=d′。?
5.齒距p、齒厚s和槽寬e—分度圓周上相鄰兩齒廓對應點之間的弧長稱之齒距p。相互嚙合的兩個齒輪的齒距應相等。每個輪齒在分度圓周上的弧長,稱齒厚s,對于標準齒輪,齒厚為齒距的一半,即s=12p。兩齒相鄰兩側面在分度圓周上的弧長,稱為槽寬e,在標準齒輪的分度圓周上,齒厚s等于槽寬e,即s=e= 1 2 p。?
6.模數m—若齒輪的齒數為z,則分度圓周的周長為πd=2p,即有d=pπz。式中p
與π的比值稱為齒輪的模數,以m表示,即m=p/π。相互嚙合的兩個齒輪模數應相等。模數m不是齒輪上某一具體結構的尺寸,但它是計算和制造齒輪的一個重要參數。模數的意義在于它的大小決定了齒厚的大小,因而也就反映了齒輪 承載能力的大小。模數越大,齒輪各部分的尺寸越大,齒輪承載能力越大。模數的單位是毫米,其數值主要由受力大小,所用材料等因素在設計時確定。不同模數的齒輪要用不同的刀具來加工。為了便于設計和加工齒輪,模數的數值已標準化。表10?1即為國標規定的齒輪標準模數。?表10?1 齒輪模數系列?
第一系列?0.1,0.12,0.15,0.2,0.25,0.3,0.4,0.5,0.6,0.8,1,1.25,1.5,2,2.5,3,4,5,6,8,10,12,16,20,25,32,40,50
第二系列?0.35,0.7,0.9,1.75,2.25,2.75,(3.25),3.5,(3.75),4.5,5.5,(6.5),7,9,(11),14,18,22,28,36,45?
注: 1.應先采用第一系列,其次是第二系列,括號內數值盡可能不用。?
2.對斜齒輪是指法向模數。?
3.對圓錐齒輪是指大端模數。?
7.齒頂高h?a齒根高h?f和全齒高h。? 齒頂圓與齒根圓之間的徑向距離稱之為全齒高,用h表示。? 齒頂圓與分度圓之間的徑向距離稱之為齒頂高,用h?a表示。 分度圓與齒根圓之間的徑向距離稱之為齒根高,用h?f表示。?
8.壓力角(也稱齒形角)α?標準齒輪傳動時,兩相嚙合齒廓在節點P處的 公法線方向(即齒廓受力方向)與公切線方向(即節點P處的瞬時運動方向) 之間所夾的銳角。我國標準齒輪所采用的壓力角一般為20°。?
9.傳動比i—指主動輪的轉速n?1(轉/分)與從動輪轉速n?2(轉/分)之比,即i=n?1/n?2。?由于轉速與齒數成反比,故有:i=n?1/n?2=z?1/z?2?
10.中心距a—兩嚙合齒輪的軸線之間 距離稱為中心距,用a表示。?
二、直齒圓柱齒輪各部分尺寸計算公式?
計算齒輪各部分尺寸的基本參數是齒數z和模數m,表10?2列出輪齒各部分尺寸的計算公式,供畫圖時參考。
表10?2?直齒圓柱齒輪的計算公式?
基本參數模數m齒數z和齒形角α,
名?稱代號計?算?公?式舉?例?(z=30,m=10)
分度圓直徑dd=mzd=10×30=300(?mm?)
齒頂高h?a h?a=mh?a=10(?mm?)
齒根高h?fh?f=1.25mh?f=1.25×10=12.5(?mm?)
全齒高hh=h?a+h?f=2.25mh=2.25×10=22.5(?mm?m)
齒頂圓直徑d?ad?a=d+2h?a=m(z+2)d?a=10×(30+2)=320(?mm?)
齒根圓直徑d?fd?f=d?2h?f=m(z?2.5)d?f=10×(30?2.5)=275(?mm?)中心距aa=12(d?1+d?2)=12m(z?1+z?2)
三、直齒圓柱齒輪的規定畫法?
1.單個圓柱齒輪的畫法?
根據國標(?GB?4459.2?84)規定,齒輪輪齒部分的畫法按如圖10?4所示繪制。
(1) 齒頂圓和齒頂線用粗實線繪制。(圖10?4a);圖10?4?單個圓柱齒輪的畫法
(2) 分度圓和分度線用細點劃線繪制,見圖10?4(a);?
(3) 齒根圓和齒根線用細實線繪制,也可省略不畫,見圖10?4(a);?
(4) 在剖視圖中,沿軸線剖切時,輪齒規定不剖,齒根線用粗線繪制,見圖10?4(b);?
(5) 當需要表示齒線的方向時,如對于斜齒和人字齒輪等,可用三條細實線(與齒線方向一致)表示,見圖10?4(c)、(d)。?
2.圓柱齒輪的嚙合畫法?
一般采用兩個視圖表示(圖10?5所示)?圖10?5?圓柱齒輪嚙合畫法
(1) 平行軸線投影面上的視圖,若取剖視,在嚙合區內,兩節線重合畫成細點劃線;將一齒輪的輪齒用粗實線繪制,而另一個齒輪的輪齒被遮擋部分虛線繪制,如圖10?5(a)所示。由于齒頂高與齒根高相差0.25m,因此一齒輪的齒頂線與另一個齒輪的齒根線之間應相差0.25m的間隙, 如圖10?6所示。?若不取剖視,嚙合區內的齒頂線不畫,而節線用粗實線繪制,如圖10?5(c)(d)所示。?
(2) 軸向視圖中,嚙合區內齒頂圓均用粗實線繪制(圖10?5a),也可省略,圖105(b)。圖10?7所示為齒輪,嚙條嚙合時的畫法。齒條可以看成是直徑無限大的齒輪,此時齒頂圓齒根圓和分度圓都是直線。?圖10?6?兩個齒輪嚙合區的間隙 圖10?7?齒輪、齒條的嚙合畫法圖10?8是一直齒圓柱齒輪零件圖(關于零件圖的定義除圖形外的其它一些內容將在第十一章詳細介紹),供畫圖時參考。?圖10?8?圓柱齒輪零件圖圖10?9?圓錐齒輪傳動 圖10?10?圓錐齒輪各部分名稱及代號
第二節?圓錐齒輪?
圓錐齒輪用于傳遞相交兩軸之間的旋轉運動,通常兩軸相交成直角,圖10?9所示。圓錐齒輪同樣有直齒和斜齒之分,常用的是直齒圓錐齒輪。由于其輪齒是在圓錐面上加工出來的,因而一端大,一端小。為了設計和制造的方便,國家標準規定以大端模數作為標準模數,一對相互嚙合的圓錐齒輪,模數相同。其大端模數的具體數值按表10?1
選取。?
一、直齒圓錐齒輪各部分的名稱及尺寸計算?
圓錐齒輪各部分名稱如圖10?10所示直齒圓錐齒輪各部分的尺寸同圓柱齒輪一樣,也同模數m和齒數有關。標準規定以大端模數為準,以此計算和決定齒輪其它各部分尺寸。表10?3列出了軸線相交成直角的一對相互嚙合的圓錐齒輪各部分尺寸計算公式?表10?3?直齒圓錐齒輪各部分尺寸計算公式?基本參數模數m,齒數z,分度圓錐角δ名?稱代號計?算?公?式計算舉例(m=2,δ=60°,z=25)
分度圓直徑dd=mzd=2×25=50(?mm?)
齒頂高h?ah?a=mh?a=2(?mm?)
齒根高h?fh?f=1.2mh?f=1.2×2=2.4(?mm?)
齒高hh=h?a+h?f=2.2mh=2.2×2=4.4(?mm?)
齒頂圓直徑d?ad?a=m(z+2cosδ)d?a=2×(25+2×cos60°)=52(?mm?)
齒根圓直徑d?fd?f=m(z?2.4cosδ)d?f=2×(25?2.4×cos60°)=47.6(m)
外錐距RR=mz/2sinδR=28.87(?mm?)
齒頂角θ?atgθ?a=2sinδ/zθ?a=3°58′
齒根角θ?ftgθ?f=2.4sinδ/zθ?f=4°45′
分度圓錐角δtgδ?1=z?1/z?2
tgδ?2=z?2/z?1(或δ?2=90°?δ?1)
頂錐角δ?aδ?a=δ+θ?aδ?a=63°58′
根錐角δ?fδ?f=δ?θ?fδ?f=55°15′
齒寬bb≤R/3b≤9.62(?mm?)
二、直齒圓錐齒輪的規定畫法?
圓錐齒輪的規定畫法基本同圓柱齒輪。一般也采用兩個視圖。?
1.單個圓錐齒輪的畫法
(1) 單個圓錐齒輪的主視圖通常采用全剖視圖,如圖10?11(a)所示;如主視圖不剖時,則齒根線不畫,如圖10?11(a)所示。?
(2) 在反映圓的視圖中,用粗實線畫出齒輪大端和小端的齒頂圓,用細點劃線畫出大端的分度圓,如圖10?11(a)所示。?圖10?11?單個圓錐齒輪的畫法
(3) 對于斜齒圓錐齒輪,仍然用三條細斜線表示齒線的方向,如圖10?12(c)所示。圖10?12?圓錐齒輪畫圖步驟 圖10?13所示為單個圓錐齒輪的畫圖步驟。?圖1013?圓錐齒輪嚙合畫法
2.圓錐齒輪的嚙合畫法?
圓錐齒輪的嚙合畫法如圖10?13(c)所示,主視圖采用全剖視,嚙合部分與圓柱齒輪類同;左視圖畫外形視圖。作圖步聚如圖10?13所示。圖10?14為圓錐齒輪零件工作圖,供畫圖時參考。?圖10?14?圓錐齒輪零件工任務圖
第三節?蝸輪和蝸桿?
圖10?15?蝸輪蝸桿傳動蝸輪蝸桿傳動用于傳遞空間交叉兩軸(通常是垂直交叉)間的旋轉運動。在工作時,蝸桿是主動件,蝸輪是從動件,如圖10?15所示。?蝸桿的外形近似梯形螺桿,齒向為螺旋線,蝸桿的頭數相當于螺紋的線數,同樣有多線,單線和左旋、右旋之分,一般機器傳動中所使用的蝸桿頭數多為單頭或雙頭。?蝸輪形狀類似于斜齒圓柱齒輪,為了增加蝸輪蝸桿嚙合時工作表面的接觸面積,以利于傳遞較大的動力,蝸輪的輪齒部分常加工成凹弧形。蝸輪蝸桿傳動具有較大的傳動比,如單頭蝸桿旋轉一周,蝸輪只轉過一個齒。故廣泛應用于減速裝置中。傳動比i=n?1(蝸桿轉速)/n?2(蝸輪轉速)?=z?2(蝸輪齒數)1(蝸桿頭數)此外,蝸輪蝸桿傳動還具有結構緊湊,傳動平穩等優點,缺點是摩擦力大,效率低。?
一、蝸輪與蝸桿各部分名稱及尺寸關系?
蝸輪、蝸桿各部分的尺寸是在通過蝸桿軸線并垂直于蝸輪軸線的剖面內確定與計算的。?在一對相互嚙哈合的蝸輪蝸桿傳動中,國家標準規定:以蝸桿的軸向模數m?x為標準模數并等于蝸輪的端面模數m?t,即m?x=m?t。?由于蝸輪的齒形主要決定于蝸桿的齒形,因此,蝸輪一般是用尺寸、形狀與蝸桿相同但頂徑略大于蝸桿頂徑的蝸輪滾刀來加工的。但由于模數相同的蝸桿可能有很多不同的蝸桿直徑存在,因而在加工蝸輪時,就需采用不同的蝸輪滾刀。為了減少蝸輪滾刀數目,便于標準化,除了規定標準模數外,還規定了對應一定模數的蝸桿分度圓直徑,這樣,蝸桿直徑尺寸就有限了。從而引出蝸桿特性系q。q=d(蝸桿分度圓直徑)/m?x(模數)?表10?4列出了蝸桿特性系數與模數的關系。表10?4?蝸桿特性系數與蝸輪桿標準模數?模數m11.522.53456810121416182026蝸桿特性系數q14141312121110?(12)9?(11)8?(11)8(11)8?(11)99888?
注① 括號內數值盡可能不用。?
② 常用模數m=5~12?mm?,各有兩個q值,較大的q值用于套在軸上的齒圈?
1.蝸輪各部分名稱及尺寸計算?
圖10?16所示為蝸輪各部分名稱?圖10?16 蝸輪各部分名稱及畫法
表10?5所列為蝸輪各部分尺寸計算公式?表10?5?蝸輪尺寸計算公式基本參數端面模數m?t,齒數z?2名?稱代號計算 公 式備?注
分度圓直徑d?2d?2=m?tz?2z?1—蝸桿頭數
齒頂圓直徑d??a2?d??a2?=m?t(z?2+2))λ—蝸桿導程角
齒根圓直徑d??f2?d??f2?=m?t(z?2?2.4)q—蝸桿特性系數
齒頂圓弧面半徑R??a2?R??a2?=12d?1?m?t
齒根圓弧面半徑R??f2?R??f2?=12d?1+1.2m?t
蝸輪蝸桿中心距AA=12(d?2+d?1)=12m?t(q+z?2)
蝸輪外徑DD≤d??a2?+2m?t(當z?1=1時)
D≤d??a2?+1.5m?t(當z?1=2~3時)
D≤d??a2?+m?t(當z?1=4時)包角2θ2θ=45°~130°70°~90°一般用于傳動中螺旋角ββ=λ且旋向相同齒寬BB≤0.75d??a1?(當z?1<3時)B≤0.67d??a1?(當z?1=4時)
2.蝸桿各部分名稱及尺寸計算?
圖10?17所示為蝸桿各部分名稱?表10?6所列為蝸桿各部分尺寸計算公式。?表10?6?蝸桿各部分尺寸計算公式?
基本參數端面模數m?t,齒數z?2,名?稱代號計?算?公?式備?注分度圓直徑d?1d?1=m?xqz?2—蝸輪齒數
齒頂高h??a1?h??a1?=m?x
齒根高h??f1?h??f1?=1.2m?x
齒高h?1h?1=2.2m?x
齒頂圓直徑d??a1?d??a1?=m?x(q+2)
齒根圓直徑d??f1?d??f1?=m?x(q?2.4)
軸向齒距P?xP?x=πm?x
導程角λtgλ=m?xz?1d=z?1q
螺紋導程P?zP?z=z?1P?x
螺桿螺紋長度LL=(12+0.1z?2)m?x(z?1=1~2時)?L=(13+0.1z?2)m?x(z?1=3~4時)軸向齒形角αα=20°
二、蝸輪、蝸桿的規定畫法?
1.單個蝸輪、蝸桿的規定畫法?
蝸輪蝸桿輪齒部分的畫法類似于圓柱齒輪。??
一般采用兩個視圖,以平行于蝸輪軸線的剖視圖作為主視圖,以垂直于軸線的外形圖為左視圖。在剖視圖中,齒頂線和齒根線畫成粗實線,分度線畫成細點劃線;在左視圖中,輪齒部分只畫蝸輪最大外圓和分度圓,齒頂圓和齒根圓可不畫出來。?蝸桿主視圖常使軸線水平放置,齒頂線畫成粗實線,齒根線畫成細實線,分度線畫成細點劃線。同時常有局部剖視圖或局部放大圖表示齒形,以便標注尺寸。圖10?17?蝸桿各部分名稱及畫法
2.蝸輪、蝸桿嚙合畫法?
表示了蝸桿蝸輪嚙合時規定畫法,嚙合區內蝸桿節線與蝸輪節圓相切。圖10 18?蝸輪、蝸桿的嚙合畫法
(1) 在不剖畫法中,主視圖上被蝸桿遮住與蝸桿齒頂線用粗實線繪制,如圖10?18(a)所示。?
(2) 在剖視畫法中,主視圖采用全剖,左視圖采用局剖。在嚙合區內,將剖開的蝸桿投影畫全,而被蝸桿遮住的蝸輪外圓及齒頂圓不畫,如圖10?18(b)所示。圖10?19和圖10 20是蝸桿、蝸輪的另件工作圖,供作圖時參考。圖10?19?蝸桿零件圖
彈簧?
彈簧是一種用途很廣的常用件。其特點是在彈性限度內,受外力作用而變形,去掉外力后立即恢復原狀。其主要作用是減震,夾緊、測力,儲存和輸出能量等。彈簧的種類很多,常用的是圓柱螺旋彈簧根據國標規定,此彈簧又分為壓縮型、拉伸型和扭轉型三種,如圖10 21(a)、(b)、(c)。此外還有蝸卷彈簧如圖10?21(d)、板彈簧和碟形彈簧等。本章僅介紹最常用的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表示方法及尺寸計算等,至于其它彈簧可查閱?GB4459.84的有關規定。?圖10?21?常見的幾種彈簧
一、圓柱螺旋壓縮彈簧各部分名稱及尺寸關系?
如圖10?22所示?圖10?22?螺旋壓縮彈簧名稱及尺寸關系
1.彈簧絲直徑d——制造彈簧的材料直徑。?
2.彈簧外徑D——彈簧的最大直徑即外圈直徑。?
3.彈簧內徑D?1——彈簧最小直徑即內圈直徑。D?1=D?2d。?
4.彈簧中徑D?2——彈簧平均直徑D?2=〖SX(〗1〖〗2〖SX)〗(D+D?1)=D?1+d=Dd。
5.節距t——除支承圈外,相鄰兩圈的軸向距離。?
6.支承圈n?0、有效圈n和總圈數n?1—為了使壓縮彈簧在工作時受力均勻,支承平穩,要求兩端面在與彈簧垂直。制造時,彈簧兩端節距要逐漸縮小,兩端彈簧圈并緊磨平,不起彈性作用,僅起支承作用,這部分就稱為支承圖,一般支承圈取1.5、2和2.5圈三種。大多數彈簧的支承圈取2.5圈。其余各圈起彈性作用,并保持相等節距,稱為有效圈數。總圈數是支承圈數和有效圈數之和。即:n?1=n?0+n?
7.自由高度H?0—彈簧不受外力作用時的高度。H?0=n?t+(n?0?0.5)d?彈簧受力后的高度稱為工作高度,用H表示。?
8.彈簧展開長度L—制造度彈簧的材料長度(或坯料長度)。L=n?1(πD?2)?2+t?2?
9.旋向—彈簧螺旋方向,分左、右旋兩種,沒有專門規定時制成右旋。?國家標準(GB?135
8?78)規定了彈簧材料直徑d?1、中徑D?2,有效圈n和自由高度H?0的系列尺寸供設計時選用。?
二、圓柱螺旋彈簧的規定畫法?
圖10?23 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畫法彈簧的真實投影較為復雜,為此國標?GB?4459.4?84對彈簧的畫法作了如下規定:?
1.在軸線平行于投影面的視圖中,各圈輪廓以直線代替螺旋線。如圖10?23所示?
2.螺旋彈簧一律畫成右旋,但左旋彈簧無論畫成左旋或右旋,一律要注出旋向“左字。?
3.有效圈數為四以上的彈簧,中間各圈可以省略,用表示簧絲中心的細點劃線相連即可,如圖10?23所示。中間部分省略后,可適當縮短圖形長度。?
4.在裝配圖中,彈簧中間各圈 省略后,彈簧后面被遮住部分的輪廓不必畫出;可見部分應從彈簧外輪廓或簧絲中心線畫起,如圖10?24(a)所示。?圖10?24?裝配圖中彈簧的表示方法
5.裝配圖中,彈簧被剖切時,若簧絲剖面直徑在圖紙中等于或小于2毫米,此時剖面可以用涂黑表示,如圖10?24(b)所示。?
6.若被剖切彈簧的簧絲直徑小于或等于1毫米,則可采用示意畫法,如圖10?24(c)所示。?
三、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作圖步驟?
如已知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簧絲直徑d=6,外徑D=42,節距t=12,有效圈數n=6,支承圈n?0=2.5,左旋。?作圖步驟如下圖10?25所示?
1.計算出彈簧中徑D?2和自由高度H?0,作出矩形,如圖10?25(a)所示;D?2=D?2d=42?2×6=30?H?0=nt+(n?0?0.5)d=6×12+(2.5?0.5)×6=84?
2.畫出以承部分簧絲剖面,如圖10?25(b)所示;?
3.畫出有效部分簧絲的剖面,如圖10?25(c)。一般先在C、D線上根據節距t畫出圓2和圓3;然后從1、2和3、4的中點作垂線與AB線相交,畫圓5和圓6。?
4.按右旋方向作相應圓的公切線和剖面線,并在視圖上方注寫“左”字,即完成全圖。如圖12?25(d)所示。?圖10?25?圓柱螺旋彈簧的作圖步驟
四、螺旋壓縮彈簧零件工作圖?
圖10?26是一張標準的螺旋壓縮彈簧零件工作圖例,它可作為畫其它形式彈簧零件工作圖時參考。?繪制彈簧零件工作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彈簧的參數應直接標注在圖形上,若直接標注有困難時,可在技術要求中說明。?
2.當需要表示彈簧的機械性能時,必須用圖解表示。
滾動軸承?
滾動軸承是一種用來支承旋轉軸,并承受軸上載荷的部件。它具有摩擦力小、結構緊湊、維護方便等特點,所以是被廣泛使用于儀表,電機、機床等機器設備或部件中的標準件。它由專業化工廠生產,需要時根據要求確定型號選購即可。?
一、滾動軸承的結構及其分類?
1.結構?
滾動軸承的種類很多,但其結構大致相似,一般由下列四部分組成,如圖10?27所示。??(1)外圈(或下圈)—一般固定在機座上,外表面與機座配合,內表面制有滾道。?
(2)內圈(或上圈)——它的內孔與支承的軸頸緊緊配合,外表面制有滾動與外圈內表南的滾道相對應,使滾動體可以在此滾道內滾動。?
(3)滾動體——有滾珠、滾錐、滾柱等,放在內、外圈之間,當內圈轉動時,它在滾道內滾動。?
(4)保持架——用來隔離滾動體,并引導滾動體使之保持在軸承內。?
2.分類?
滾動軸承的分類方法很多,按照它所承受負荷力的性質不同,可分為三種類型:?
(1)徑向軸承——適用于承受徑向負荷(即負荷力垂直軸線方向),也能承受部分軸向負荷,如圖10?27(a)所示。?
(2)止推軸承——適用于承受軸向負荷(即負荷平行軸線方向),如圖10?27(b)所示。
(3)徑向止推軸承——適用于同時承受徑向和軸向載荷,如圖10?27(c)所示。?圖10?27?滾動軸承的種類
二、滾動軸承代號?
由于滾動軸承種類繁多且是標準件,在裝配圖中采用簡化畫法,因此為了便于選擇和使用,國家標準規定用代號表示滾動軸承的類型、規格和性能。?滾動軸承的代號規定由七位數字表示,其意義可查有關標準,常用的軸承代號由四位數字組成,其數字意義見表10?7所列。表10?7?滾動軸承代號意義位數(自右至左)數字表示的意義代?號89第一、第二位數字軸承的內徑(d)10≤d≤495時?當代號<04時?00—d=10(?mm?)?01—d=12(?mm?)?002d=15
(?mm?)03—d=17(?mm?)當代號≥04時?d=數字×5?例13—d=13×5=65(?mm?)第三位數字軸承外徑系列—特輕系列輕窄系列 中窄系列 重窄系列 輕寬系列 中寬系列 特輕系列 超輕系列 超輕系列 第四位數字軸承類型向心球軸承?調心球軸承?圓柱滾子軸承?調心滾子軸承 滾針軸承?螺旋滾子軸承?接觸向心球軸承圓錐滾子軸承?推力球軸承?角接觸推力滾子軸承
注:表列代號實際是第五、六、七位數字為“0”時的情況,第五、六個數字表結構特點,第七位數位表寬度系列。
三、滾動軸承的標記?
滾動軸承標記由名稱、代號及標準號組成。例10?1?滾動軸承308??GB? 276?89?表示按?GB? 276?89制造的,內徑為40?mm?(
“08”),外徑中窄系列(3)的深溝球軸承(類型為“0”)。當最后數字為零時,可以省寫,表示“向心球軸承”。?例10?2?滾動軸承7205??GB? 297?84?表示按?GB? 297?84制造的,內徑為25?mm?(“05”),外徑輕窄系列(“2”)的圓錐滾子軸承(“7”)。?
四、滾動軸承在裝配圖中的畫法?
滾動軸承是標準組件,由專門工廠生產,故在機器設計中,一般不畫單個軸承的零件圖。在裝配圖中如果要表達滾動軸承的結構時,可采用簡化畫法或示意畫法,同一圖樣應采用同一種畫法。表10?8列出了常見的幾種滾動軸承的簡化畫法和示意畫法,供參考。表10?8?常用滾動軸承的畫法?類型?代號深溝球軸承?0000平底推力球軸承?8000圓錐滾子軸承?7000〖BHD〗查表?數據D、d、BD、d、HD、d、B、T、C簡?化?畫?法示?意?畫 法
五、滾動軸承新國標簡介?
在常用的各類滾動軸承中,每種類型又可做成幾種不同的結構、尺寸和公差等級,以便適應不同的技術要求,為了統一表示各類軸承的特點,便于組織生產和選用,GB/T272-93規定了軸承代號的表示方法。?滾動軸承代號由基本代號、前置代號和后置代號組成,用字母和數字等表示。軸承代號的構成見表10-7。?表10-9?滾動軸承代號的構成?前 置 代 號基?本?代?號后?置?代?號軸承分部件代號五四三二一類 型?代?號尺寸系列?代?號寬度系列代號直徑系列代號內 徑 代 號內部結構代號密封與防塵結構代號保持架及其材料代號特殊軸承材料代號公差等級代號游隙代號多軸承配置代號其它代號
注:基本代號下面的一至五表示代號自右向左的位置序數?基本代號用來表明軸承的內徑、直徑系列、寬度系列和類型,一般最多為五位數,現分述如下:?圖10?28?直徑系列的對比
1)軸承內徑用基本代號右起第一、二位數字表示。對常用內徑d=20~480mm的軸承,內徑一般為5的倍數,這兩位數字表示軸承內徑尺寸被5除得的商數,如04表示d=20mm;12表示d=60mm 等等。對于內徑為10mm、12mm、15mm和17mm的軸承,內徑代號依次為00、01、02和03。對于內徑小于10mm和大于500mm的軸承,內徑表示方法另有規定,可參看GB/T272-93。?
2)軸承的直徑系列(即結構相同、內徑相同的軸承在外徑和寬度方面的變化系列)用基本代號
右起第三位數字表示。例如,對于向心軸承和向心推力軸承,0、1表示特輕系列;2表示輕系列;3表示中系列;4表示重系列。各系列之間的尺寸對比如圖10-28所示。推力軸承除了用1表示特輕系列之外,其余與向心軸承的表示一致。?
3)軸承的寬度系列(即結構、內徑和直徑系列都相同的軸承,在寬度方面的變化系列)用基本代號右起第四位數字表示。當寬度系列為0系列(正常系列)時,對多數軸承在代號中可不標出寬度系列代號0,但對于調心滾子軸承和圓錐滾子軸承,寬度系列代號0應標出。直徑系列代號和寬度系列代號統稱為尺寸系列代號。?
4)軸承類型代號用基本代號右起第五位數字表示(對圓柱滾子軸承和滾針軸承等類型代號為字母),其表示方法見表10-10。?關于滾動軸承詳細的代號方法可查閱GB/T272-93。表10?10?常用滾動軸承的類型?類型?代號簡?圖
類型名稱結構代號類型?代號簡?圖類型名稱結構代號
1?(1)?①調心球軸承10000?(1000)?
2?(3,9)調心滾子軸承20000?(3000)推力調心滾子軸承29000?(39000)
3?(7),圓錐滾子軸承?α=10°~18°30000?(7000)大錐角圓錐滾子軸承?α=27°~30°30000B?(27000)
5?(8)推力球軸承51000?(8000)雙向推力球軸承52000?(38000)
6?(0)深溝球軸承60000?②?(0000)
7?(6)角接觸球軸承?③70000C?(36000)?(α=15°)70000AC?(46000)?(α=25)
70000B?(66000)?(α=40°)外圓無擋邊的圓柱滾子軸承N000?(2000)?(2)內圓無擋邊的圓柱滾子軸承NU0000?(32000)內圓有單擋邊的圓柱滾子軸承NJ0000?(42000)(4)滾針軸承NA0000?(544000)
①?為了便于了解新、舊對照,括號中標出對應的舊代號。?
②?雙列深溝球軸承類型代號為4。
?③雙列角接觸球軸承類型代號為0。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