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1日下午,工業和信息化部安全生產委員會召開全體會議。會議強調,安全生產工作事關人民福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要求鞏固提升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在推進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底線,保障工業和信息化持續健康發展。
那么,如何推動技術改造,提升行業本質安全?如何利用先進技術,實現生產過程的全局把控?如何落實隱患發現后的整改措施,保證整改徹底?如何建立真實的巡檢臺賬,有效判斷巡檢質量……對內轉型、對外賦能,為企業量身打造的數字化轉型方案給出了答案。
解決措施一:構建基于定位技術的數字孿生工廠,掌握全廠區實時狀態
在可視化大屏中了解整個虛擬數字工廠,無論在廠區空曠地還是室內的員工都能精準顯示位置,精準判斷人員在崗在位情況;大屏顯示“重大危險源,設備裝置,有毒可燃氣體,監控探頭”等所在位置,并對這些儀器儀表的狀態數值進行監測,包括但不限于溫度/濕度/壓力/液位/有毒氣體濃度等數值。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和位置物聯網技術的融合高度還原企業“人,車,物,環,管“的實時狀態。
解決措施二:基于定位技術的人數清點,全盤指揮型應急救援更放心
演練指揮人員通過大屏能夠查看即時人員定位信息,清點企業廠區內疏散區、疏散途中、安全島的人數,配合實時的視頻監控畫面,全面掌控演練的整體過程。在演練結束后,自動生成演練報告,為演練預案的修訂、演練評估等工作提供數據支撐。
解決措施三:基于位置的智能作業管理,提升現場作業安全性更有效
通過電子票證系統,員工線上申請作業,確認審批前措施等,同時,結合相關人員的實時位置信息,自動判斷簽批人是否現場簽批,自動監管作業人和監護人是否在崗離崗。對于“簽批不規范,作業流程不規范”的異常行為進行違規登記,幫助企業敏銳覺察作業過程中的不安全行為,用技術手段規避不合規作業,有效提升現場作業的安全性。
解決措施四:構建線上教育培訓,安全意識及安技素質提升更便捷
企業對員工及承包商等實施線上安全生產教育與培訓。相關人員進行在線學習,在線考試。線上教育培訓功能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的時間/內容/參加人員和考核結果等并留存成檔案,同時將考核結果同步至人員檔案,培訓不過關的員工無法進入業務具體操作環節,從源頭上保證安全生產。
系統中制定巡檢路線、巡檢內容、檢查標準,并指定專人進行周期性巡檢。員工通過PDA巡檢設備查看每日巡檢任務,待檢查設備和檢查標準等內容。過人員定位或者NFC刷卡簽到的方式實現巡檢點簽到管理,從而確保巡檢臺賬的真實有效。當發生“超時巡檢、漏檢、路線偏離”等異常時,巡檢臺賬中可查詢異常報告,提醒相關工作人員。
解決措施五:數字化智能巡檢,規范巡檢過程,巡檢結果更可靠
解決措施六:隱患排查閉環管理,確保措施落地,整改更徹底
采用線上線下雙防控措施對風險進行有效管控:線下,企業工作人員在進行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等定時監查措施時,通過PDA及時回傳數據,發現異常時,聯動隱患登記,便于隱患及時得到整改;線上,系統實時監測重大危險源,通過監測數據及時發現異常,防控風險。
安全生產工作事關人民福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真趣工業互聯網以位置物聯網技術為基礎,融入安全生產各環節,提升化工企業安全生產全過程,全鏈條的態勢感知能力,助力化工企業實現更有效率,更為安全的發展模式。
審核編輯:湯梓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