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非周期缺陷地結構微帶線Abstract: A novel one-dimensional (1 D) nonperiodic defected ground structure (DGS
2009-11-19 09:45:18
PCB中的RF輻射是什么東西啊?帶狀線什么屏蔽RF輻射,還有帶狀線和微帶線有什么區別呢?
2023-04-06 17:18:53
傳輸線結構是微帶線和帶狀線。微帶線分為標準微帶線和嵌入式微帶線。前者是指PCB外層的走線,它直接貼附在介質平面上并暴露于空氣中。后者是前者的改進,區別在于銅線上覆蓋了介質材料。帶狀線是在兩個導電
2018-09-03 11:06:40
過—定長度的管子需要一定的時間,那么電信號也將花一定時間沿傳輸線傳送。進一步而言,水在管中的高度正如傳輸線上的電壓,而電流的大小則可比做水的流量。 傳輸線的種類很多,如同軸線、波導、帶狀線和微帶線等,本章主要介紹用于高速電路分析的PCB傳輸線及其模型應用的相關問題。 :
2018-11-23 15:46:38
時,阻抗R和導納G分量才變得重要。 另外,有損線還可導出更復雜的特征阻抗,其中含有虛部分量。不過在工程設計中,只考慮特征阻抗的幅值。直接給出在PCB中常見的微帶線和對稱帶狀線的近似計算公式,如圖所示
2018-09-03 11:06:40
,兩者相差12.78ps,與仿真結果的12.5ps相吻合。上述,我們通過理論和仿真的驗證分析,知道了在線長相等的情況下微帶線和帶狀線會存在時延差異以及導致差異的原因,那在布線設計中,對于一些速率較高,時序要求嚴格的信號,如DDR的數據信號,建議采用同組同層進行布線的原因之一正是如此。
2022-12-01 09:48:01
會輻射到空間中去。關于PCB電路板中的電磁輻射問題該如何正確面對?在SI工程師眼中,使用微帶線或者帶狀線是為了給信號提供一個低阻抗的傳輸路徑。這在EMC工程師眼中也是電磁屏蔽的需要。在使用了微帶線或者
2020-10-22 09:30:23
,帶狀線是走在PCB內層的走線。這兩種線有什么區別呢?微帶線的參考平面是PCB內層的地平面,走線的另一面是暴露在空氣中的,這樣就造成了走線四周的介電常數并不一致,比如我們常用的FR4基板介電常數是4.2
2023-04-13 16:19:17
4.2,與兩側間距同為8mil。 圖5 圖6圖6中四個電路分別為微帶線的近端串擾,微帶線的遠端串擾,帶狀線的近端串擾,帶狀線的遠端串擾。紅色為攻擊線上信號,藍色為靜態線串擾。我們將線長定為2000mil
2014-10-21 09:52:58
接近或超過信號上升時間時,產生的串擾將達到飽和。 3. 帶狀線(Strip-Line)或者埋式微帶線(Embedded Micro-strip)的蛇形線引起的信號傳輸延時小于微帶走線
2014-12-09 16:45:27
損耗掉高頻分量的能量。可以采用均衡與預加重來補償信號損失。傳輸路徑越長,損耗越嚴重。如下圖所示。 圖9、10 ADS仿真:不同板材和走線長度的損耗對比 (5)微帶線與帶狀線的損耗對比:理論上微帶線
2023-03-07 16:06:22
、頻帶寬,但承受功率小。因此被廣泛用于接收機和小功率元件中,并都傳輸TEM波。作為這一革命的“過渡人物”是帶狀線(Stripline)。它可以看作是同軸線的變形。 [/hide]
2009-11-02 15:47:06
較強的耦合。很適合做強耦合的超寬帶電橋結構。我們知道兩個8343電橋可以級聯成一個3dB電橋,因此8343超寬帶電橋在微帶和帶狀線結構中非常流行。本文通過一個2GHz—18GHz帶狀線8343超寬
2019-06-25 07:30:14
接地共面波導中,當接地共面波導的頂層接地導體和信號導體的間距增大到一定量時,接地共面波導電路就類似于微帶線電路了。那問題來了,地與傳輸線的間距多大的時候,為微帶線電路;多小的間距,為共面波導電路?換個問法,微帶線跟地的間距是什么要求?共面波導走線跟地的間距又是什么要求?
2019-12-18 15:06:11
1、 仿真結構下面利用傳輸線理論和FEM-VFM兩種方法對一微帶線結構的連續傳輸線(如圖1所示)進行了建模和仿真,提取了等效SPICE電路,從而得到了所需的時域仿真波形。如圖1,微帶線特性阻抗設置為
2019-07-03 07:18:29
導帶,即微帶線的地平面的鋪銅面積有規定嗎?采用4層板設計的產品中,為什么有些是雙面鋪地的,有些不是?在布時鐘時,有必要兩邊加地線屏蔽嗎?
2021-04-22 06:26:00
微帶線的數學模型如何構建?可以在multisim中構建嗎?大師們,求助。
2016-02-05 22:13:37
如圖1所示,根據仿真結果CI與R2間的微帶線長應該為10mm,在PCB布局的時候,微帶線設置為10mm長,之后C1與R2應該如何放置,是按圖2還是圖3,請指教。
2019-07-09 14:58:50
HFSS微帶線仿真
2008-05-20 09:17:26
阻抗匹配計算軟件,計算單線,差分線阻抗,微帶線,帶狀線阻抗的計算。點擊下載
2019-04-08 06:01:38
和帶狀線。微帶線通常指PCB外層的走線,并且只有一個參考平面。微帶線有兩種類型:埋式或非埋式。埋式(有時又稱作潛入式)微帶線就是將一根傳輸線簡單地嵌入電介質中,但其依然只有一個參考平面。帶狀線是指介于兩個
2016-09-09 11:11:14
走線都是硬件工程師辛苦的一條一條畫出來的,這有什么可說的呢?其實就是這簡單的走線也包含了很多我們平時會忽略的知識點。比如說,微帶線和帶狀線的概念。簡單地說微帶線是走在PCB板表層的走線,帶狀線是走在
2014-12-25 10:45:24
信號受到的阻抗,就可以計算出電流的大小。按傳輸線的幾何結構來對傳輸線加以分類:雙絞線,同軸電纜,共面線微帶線,嵌入微帶線,帶狀線,非對稱帶狀線均勻傳輸線也可稱為可控阻抗傳輸線。在整條導線中,若幾何結構
2017-12-19 11:43:18
引言共面帶狀線(CPS)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提出的一種同平面的傳輸線方式,由于結構簡單,易于與有源和無源二端口器件跨接,避免了穿孔帶來的工藝麻煩。同時,CPS對介質厚度不敏感、由不連續結構引起寄生
2019-06-24 08:23:26
的數據: ...... 問題:從文中的比較可以看出,FR4板材下微帶線比帶狀線損耗并沒有少太多,光口協議中微帶線卻比帶狀線能多1/3的長度,為什么? 欲解答以上問題,詳見附件
2015-06-11 10:28:48
結構還可以分為帶狀線、微帶線。三、PCB布線基本要求知識常規PCB布線,有以下基本要求:(1)QFP、SOP等封裝的矩形焊盤出線,應從PIN中心引出(一般采用鋪shape)。(2)布(1)QFP、SOP
2018-08-24 09:25:02
帶來的影響越來越嚴重,其傳輸性能逐漸被帶狀線超過。板材的DF值越低,微帶線落后就越大。在實際的高速PCB設計中,綠油帶來的損耗不可忽視,在已選用高速板材的情況下,通常建議長距離傳輸的高速信號走在
2020-03-09 10:57:00
交給專業的軟件或者PCB人員吧 :)對于50ohm 微帶線:w=2h, 對于50Ohm 帶狀線: b=2w經驗法則:FR4上50Ω微帶線的線寬w等于介質厚度h的兩倍。50Ω帶狀線,兩平面間總介質厚度b
2015-01-23 11:56:02
,微帶線就是在PCB表面走線,并且不能鋪銅。 2)帶狀線帶狀線是一條置于兩層導電平面之間的電介質中間的銅帶線,帶狀兩邊都有電源或者底層,因此阻抗容易控制,同時屏蔽較好,但是信號速度慢些,對于一般FR4
2019-05-31 06:54:07
嗨,我正在嘗試用FEM模擬帶狀線。我經歷了一個教程。但是,我收到以下錯誤。 IndexError:列表分配索引超出范圍Traceback(最近一次調用最后一次):文件“/software
2019-02-12 08:58:58
介電常數受橫截面的幾何結構影響比較大;而串擾,其有效介電常數受奇偶模式的影響較大;不同繞線方式有效介電常數受其繞線方式的影響。3.仿真分析過程 3.1 微帶線和帶狀線傳輸時延PCB中微帶線是指走線只有一
2014-10-21 09:54:56
介電常數受奇偶模式的影響較大;不同繞線方式有效介電常數受其繞線方式的影響。3.仿真分析過程3.1 微帶線和帶狀線傳輸時延PCB中微帶線是指走線只有一個參考面,如下圖1;帶狀線是指走線有2個參考面,如下
2015-01-05 11:02:57
求大佬解答如何分析高頻段的微帶線
此時微帶線的寬度大概在幾十um,如果是T形結構,此時相當于在某個頻率處諧振,那如果再次并聯一個相同的枝節,s參數會在相同頻率處諧振的疊加,那如果并聯的是兩個L形狀的枝節,其諧振點為什么不是與單個L枝節的諧振點相同呢
2023-10-27 21:07:51
天線匹配在原理圖畫一個π型網絡之后如何確定微帶線怎么畫?求大佬指教
2019-06-25 09:30:39
假設有一個RF讀寫模塊的ATN管腳,天線輸出端口阻抗50歐,PCB連接需要50歐的微帶線。我用內置天線,則需要在這個RF讀寫模塊的ANT管腳匹配阻抗,畫微帶線想請教一下大佬,這里怎么匹配阻抗,微帶線怎么設計。小弟不勝感激
2019-06-26 15:53:45
在頻率較高的情況下(大于1GHz),LC巴倫由于電感,電容的寄生效應,自諧振頻率等影響,性能將變差,而在高頻上,用微帶線設計的巴倫在性能,尺寸上都比較理想,本文講解在較高頻率上如何設計微帶線巴倫并進行ADS仿真。
2019-06-27 07:44:54
寬度和線間距需保持一致,不發生突變。4、(鋪地間距與參考面厚度沒有直接關系,帶狀線與微帶線的基本區別為微帶線在表層,帶狀線在內層,因此微帶線與帶狀線不可能轉化)6、為射頻傳輸線提供一個干凈,沒有干擾
2021-04-20 20:25:28
人們撰寫了大量文章來闡述如何端接PCB走線特性阻抗以避免信號反射。但是,妥善運用傳輸線路技術的時機尚未說清楚。
2019-08-20 06:59:13
本實例簡要討論了如何使用Analyst 3D有限元方法(FEM)電磁仿真器優化同軸連接器到微帶線的轉接。
2021-06-08 06:10:04
設計微帶線電路有哪些指導原則?怎樣去設計微帶線和帶狀線電路?
2021-05-20 06:57:45
是否可以把電源平面上面的信號線使用微帶線模型計算特性阻抗?電源和地平面之間的信號是否可以使用帶狀線模型計算?
2009-09-06 08:39:46
歐姆微帶線,線間距是線寬的3 倍時,近端串擾約為1%。 78、 對于50 歐姆帶狀線,線間距與線寬相等時,近端串擾約為6%。 79、 對于50 歐姆帶狀線,線間距是線寬的2 倍時,近端串擾約為2
2023-04-18 15:23:55
`有人做過微帶線濾波器這種電路板嗎?有什么pcb廠家可以做?`
2019-08-02 13:50:15
摘要在高頻電路設計中,可以采用多種不同的傳輸線技術來進行信號的傳輸,如常見的同軸線、微帶線、帶狀線和波導等。而對于PCB平面電路,微帶線、帶狀線、共面波導(CPW),及介質集成波導(SIW)等是常用
2019-06-24 06:35:11
看到本論壇的一個帖子里提到了一個計算微帶線阻抗公式,線寬/電解質厚度較大(>2?)時適用?求這個公式的出自哪本教科書或工具書,急求,謝謝!!
2016-06-20 12:51:41
{:5:}誰有微帶線濾波器方面的資料呀,發我一份,小弟十分感謝。郵箱:845816406@qq.com
2013-03-15 11:54:32
接近或超過信號上升時間時,產生的串擾將達到飽和。3. 帶狀線(Strip-Line)或者埋式微帶線(Embedded Micro-strip)的蛇形線引起的信號傳輸延時小于微帶走線
2015-03-05 15:53:35
耦合帶狀線在微波工程設計中,由于定向耦合器、濾波器等元件的實際需要,提出了耦合帶狀線.部分電容的概念是最直觀描述耦合結構的一種方法。 [/hide]
2009-11-02 16:20:18
請問一下,使用AD8363做射頻功率計的時候,芯片手冊上的PCB版圖是像平常那樣正常布線就好了嗎,還是需要添加微帶線之類的啊?才入射頻方面,不是了解,各位朋友能幫忙解答一下嗎?
2019-01-30 08:37:44
AD里微帶線怎么處理
2019-04-24 04:40:51
請問原子哥,gprs天線RF微帶線是怎么設計的?要求是50歐的阻抗控制。我隨便走了一下,線寬是1.2mm。應該注意一些什么問題?
2019-01-14 04:53:07
本帖最后由 一只耳朵怪 于 2018-6-6 15:54 編輯
Hi,在參考設計中都只提到不平衡端的阻抗按照50歐姆做PCB微帶線,但是平衡端的阻抗設計沒有提到,查看
2018-06-06 13:10:24
大,就幾乎能完全避免相互的耦合效應。2. 減小耦合長度Lp,當兩倍的Lp延時接近或超過信號上升時間時,產生的串擾將達到飽和。3. 帶狀線(Strip-Line)或者埋式微帶線(Embedded
2012-12-18 12:12:55
mm2。在我們的實驗演示中,微帶線比共面帶狀線的電流環路面積大 3 倍。在高頻(> MHz),信號回流會走路最低阻抗徑,也是最小電感的路徑,通常這條路徑也是最小環路面積的路徑。電流會盡可能靠近輸出
2019-10-20 08:00:00
如果想準確測量一根微帶線的S參數是不是應該這樣:有一根短的校準線,一根被測線;SMA接頭用點觸式固定測量,校準線與被測線使用相同的SMA頭固定測量;在儀器校準的過程中,電纜直通測量的時候用校準線然后
2015-02-10 15:47:48
在導體周圍所有局部電磁場的組合體中。帶狀線和微帶線 1.微帶線是一根帶狀導(信號線).與地平面之間用一種電介質隔離開。如果線的厚度、寬度以及與地平面之間的距離是可控制的,則它的特性阻抗也是可以控制
2015-01-23 13:55:15
,而且,還要為這條任何金屬互連線上的電流找一個返回路徑,兩者之間還要形成電場,如圖2所示的虛線箭頭。這就是傳輸線和網絡的區別,在高速電路中,幾乎會遺忘網絡中的一個概念:傳輸線。 微帶線、帶狀線都只是
2018-11-23 16:05:07
是在PCB上傳輸高頻信號的理想選擇呢?無論是微帶線或是帶狀線,兩者傳輸毫米波頻率的性能都是優秀的,區別在于制造成本。與帶狀線電路相比,微帶線電路加工步驟少,且電路元件更易于放置,因而更易于制造(制造成
2021-05-14 07:30:00
特性阻抗公式 (含微帶線,帶狀線的計算公式)
a.微帶線(microstrip) Z={87/[sqrt(Er+1.41)]}ln[5.98H/(0.8W+T)] 其中,W為線寬,T為走
2009-09-06 08:54:3116823 本文采用Agilent 公司的EDA 軟件ADS,利用微帶線與帶狀線結構之間的等效替換設計了帶狀線低通濾波器。研制出了截止頻率為3.5GHz,通帶內反射系數-20dB,阻帶抑制在3.81GHz-8.481GHz 范圍內均
2011-07-05 16:03:5656 問:對于有完整的平面的微帶線,帶狀線為什么不能跨越別的電源分割塊?如1.5v供電的走線要經過3.3v的電源分割塊下方的走線層,本人認為地平面提供了很好的返回回路,阻抗也不存在
2012-05-25 10:55:033174 施加信號上升/下降時間(以最快邊沿為準)時端接傳輸線路特性阻抗。例如,在Er = 4.0介電質上2英寸微帶線的延時約270 ps。嚴格貫徹上述規則,只要信號上升時間不到~500 ps,端接是適當的。 更保守的規則是使用2英寸(PCB走線長度)/納秒(上升
2017-11-08 15:31:3723 經過一些數據的量化,微帶線和帶狀線的傳輸延時有很明顯的差距,有了這個數據,有的同學可能會對同組同層的要求認識會更深刻。對于一些等長要求不是很嚴格的走線來說,比如說ddr的地址線,并沒有同組同層的要求。不同層的信號除了信號不同層帶來的時延差之外還相差了一個過孔的長度,這段長度嚴格來說也是要算進去的。
2018-09-19 17:21:5630098 背景并能夠準確地權衡每個選項的利弊將使您能夠更智能地設計。這就是為什么查看微帶線和帶狀線,因為它們與線路損耗,阻抗和自屏蔽的優勢相關,可以為您的舊運動節省時間,金錢和能源。
2019-07-26 10:12:045569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研究了使用不同計算器計算表面和嵌入式微帶跡線阻抗時可能出現的不一致。前一篇文章中提到的許多相同問題都適用于帶狀線阻抗計算器。對稱帶狀線比非對稱帶狀線更容易解決,無論是數字還是分析
2019-07-26 10:39:569047 PCB中的信號線分為兩種,一種是微帶線,一種是帶狀線。 微帶線,是走在表面層(microstrip),附在PCB表面的帶狀走線,如圖1-43所示, 藍色部分是導體,綠色部分是PCB的絕緣電介質,上面
2020-09-17 10:12:539424 信號上升/下降時間(以最快邊沿為準)時端接傳輸線路特性阻抗。例如,在Er = 4.0介電質上2英寸微帶線的延時約270 ps。
2020-09-29 10:44:003 PCB中的信號線分為兩種,一種是微帶線,一種是帶狀線。 微帶線,是走在表面層(microstrip),附在PCB表面的帶狀走線,如圖1-43所示, 藍色部分是導體,綠色部分是PCB的絕緣電介質,上面
2020-09-30 10:38:3330536 在開始布線 PCB 或 IC 之前,您需要確定要使用的走線布置。數字系統的三個常見選項是表面層上的微帶線,內部層上的帶狀線或用于共模或差模路由的寬邊耦合帶狀線的布置。一旦開始使用 RF 系統,其他
2020-11-04 19:45:365087 影響點遠不止這些因素,很多PCB生產廠有相當豐富的數據。 責任編輯:xj 原文標題:高速PCB板微帶線和帶狀線損耗控制研究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微波射頻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2020-12-02 14:08:352340 MT-094:微帶線和帶狀線設計
2021-03-21 08:15:0022 使用SI9000進行PCB常規阻抗計算常規信號分為微帶線和帶狀線,微帶線指該信號線只有一個參考
平面(表底層),帶狀線指該信號線在兩個參考平面之間(內層) ,故
阻抗計算需要選擇不同模型來完成。
2023-02-14 10:50:140 在電路板設計中,微帶線和帶狀線分別是用于傳輸信號的兩種常見的傳輸線路。 雖然在許多方面它們很相似,但是它們的物理結構、傳輸速率、特性阻抗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 本文將介紹微帶線和帶狀線的基本概念
2023-06-10 07:45:021308 盡管帶狀線和微帶線如此的相似,但是他們的由來卻各不相同,按照發展關系的話,微帶線還比帶狀線大一輩。
2023-07-24 17:11:431552 數字設計系統中常見的兩種傳輸線結構是微帶線和帶狀線。微帶線分為標準微帶線和嵌入式微帶線。前者是指PCB外層的走線,它直接貼附在介質平面上并暴露于空氣中。后者是前者的改進,區別在于銅線上覆蓋了介質材料。
2023-08-29 14:17:28352 數字設計系統中常見的兩種傳輸線結構是微帶線和帶狀線。微帶線分為標準微帶線和嵌入式微帶線。前者是指PCB外層的走線,它直接貼附在介質平面上并暴露于空氣中。后者是前者的改進,區別在于銅線上覆蓋了介質材料。
2023-09-01 16:34:21370 PCB 通常使用兩種類型的傳輸線:微帶線和帶狀線。每條傳輸線都由信號走線和參考平面組成。
2023-09-28 10:44:523831 一文詳解pcb微帶線設計
2023-12-14 10:38:39543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