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線束的匹配設計(2)

2011年12月08日 15:44 來源:本站整理 作者:葉子 我要評論(0)

(2)ABS/ASR/EBLE基本版本(6S/6M)接線圖如圖2所示,可以根據以上解釋讀懂該圖。

  設計準則2:符合不同控制模式的系統方案的接線圖連接要求

  為了減少電控單元的產品變型,對于4S(S—傳感器)的系統方案,可以通過不同的接線方法實現不同控制模式,如圖3所示,即通過受控橋的ABS電磁閥的進氣閥門和排氣閥門的不同連接方法,獲得不同的控制模式。

  

 

  VAR的控制模式:受控橋的右側車輪的電磁閥排氣閥門AV接線,受控橋的左側車輪的電磁閥進氣閥門EV接線;受控橋的右側車輪的電磁閥進氣閥門EV為開路,受控橋的左側車輪的電磁閥出氣閥門AV為開路。

  MAR的控制模式:受控橋的右側車輪的電磁閥進氣閥門EV接線,受控橋的左側車輪的電磁閥排氣閥門AV接線;受控橋的右側車輪的電磁閥出氣閥門AV為開路,受控橋的左側車輪的電磁閥進氣閥門EV為開路。

  電控單元通過檢測負載和開路情況進行判斷控制模式,然后自動進行系統方案參數設置,如果連接錯誤,無效的系統方案,電控單元將報錯。

  

 

  設計準則3:電源線的保險要求

  電源線必須帶符合ISO/DIS 8820的片式保險,保險片容量嚴格按接線圖要求選用,不允許加大。電磁閥電源的保險片容量15A(4M)/10A(3M),電控單元電源的保險片容量為5A。

  設計準則4:電磁閥的電源線和接地線的要求

  電磁閥的電源線和接地線在任何情況下(在電壓24V時,一個電磁閥的電流3.0A;在電壓12V時,一個電磁閥的電流4.4A;)的電壓降必須小于0.5V,推薦選擇2.5mm2導線且接地點距離電控單元越近越好;

  設計準則5:電控單元的電源線和接地線的要求

  電控單元的接地線在電流2A的情況下,電壓降應小于0.1V,導線截面積應為1.5mm2,推薦電控單元的電源線和地線的截面積2.0mm2

  設計準則6:開關導線的要求

  開關的導線在電流5mA的情況下壓降應小于0.5V

  設計準則7:其他導線截面積的要求

  推薦其他導線截面積0.75-1.5mm2

  設計準則8:其他導線電壓降的要求

  在任何情況下的導線電壓降必須小于0.5V。

  設計準則9:接地點的要求

  所有接地都用同一個接地點,保證接地點接地良好。

  為了避免電磁相互干擾,ABS的接地點必須是單獨的,不允許與其它用電設備共用。

  設計準則10:指示燈和接地線的端子的要求

  指示燈和接地線的端子必須采用鍍金端子,以避免長時間使用后由于銹蝕而使指示燈常亮。在任何情況下的電壓降必須小于0.5V。

  設計準則11:繼電器的要求

  系統工作時,要求緩速器、發動機制動和差速鎖止裝置不工作,因此應安裝繼電器進行控制。

  設計準則12:傳感器導線的要求

  導線的設計與安裝應避免產生電磁干擾,每米應有大于等于20個節,50mm應有一個節;如果沒有普通的外殼保護,每米必須增加到大于等于30個節,30mm應有一個節。

  設計準則13:電磁閥導線的要求

  連接電磁閥的導線及接地導線的直徑必須進行選擇,以便能在室溫情況下,在線圈通電時電壓降小于0.5V,電阻小于0.28Q,推薦導線截面積1.5mm2。

  設計準則14:線束設計的要求

  •線束包扎材料需距離塑殼尾部延長25mm以內,單根導線除外。

  •應有線束的標簽說明接插位置,并打印正確、清晰,并粘貼牢固。標簽應貼于距離線束一端約50mm處。

  •正確壓接如圖5所示。其余端子壓接質量要求可參考標準QC/T29106-1992/附錄A。

  •最小拉拔力測試要求

  端子與電線的連接應牢固,以200mm/每分鐘的上升速度對壓接后的線束進行拉力測試,其最小拉拔力應符合左表規定。

  •電壓降測試要求

  端子的電壓降的詳細要求參考標準QC/T29106-1992。

  •連接釘要求

  •連接釘的壓接可使用U型端子壓接方式以及超聲波融接等,需使用專用機器進行壓接。

  •壓接處表面絕緣應良好,導體不應壓斷。

  •壓接點應牢固,在規定拉力下不應損傷及脫開。

  •連接點外應使用耐磨布織膠帶作固定包扎,在有防水要求的區域,連接釘外需外套熱縮管保護。熱縮管耐溫要求—40℃-+100℃。

  

 

  

上一頁123下一頁

本文導航

標簽:ABS(22)匹配設計(2)ABS線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