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介紹
自從構件技術提出以來,如何有效地劃分構件、進行最大化的軟件復用成為研究的熱點。構件化軟件的最主要特征[1]在于目標系統由大量可復用構件組成,從系統化構件復用過程來看,傳統軟件開發方法中的詳細設計被劃分到了構件制作階段,與基于構件開發目標系統屬于相對獨立的不同階段。構件化軟件的設計是傳統軟件開發方法中的總體設計或高層設計,要求設計階段就應設計出滿足需求的軟件體系結構。
1 面向構件的軟件架構
軟件架構[2]是指某個軟件或計算機系統的軟件架構,即組成該系統的一個或多個結構,構成軟件的各個部分,形成該構件的外部可見屬性及相互間的關系。基于構件的軟件架構,更加強調構件的概念,架構時考慮兩個方面:(1)與軟件基礎設施有關,(2)與構件在基礎設施上的操作有關。基于這兩方面的考慮,通常在架構時考慮技術架構和應用架構兩個方面。
1.1技術架構
技術架構[3]定義了技術環境和軟件基礎設施,是支持組織以實現運作(非功能)需求(尤其是組織的應用程序和信息體系結構)的硬件和軟件基礎設施的體系結構。它描述了所使用的技術的結構和內部關系,以及這些技術如何支持組織的運作需求。
技術架構包括技術環境和技術基礎設施兩個部分。技術環境解決不同軟硬件平臺之間的差異性問題。技術基礎設施包括在應用中可以被標準化的部分。標準化使得通用代碼從面向業務的構件中移出,放到一個獨立的可復用的軟件基礎設施中。軟件基礎設施可以通過預先構建的構件框架的方式提供,它處理構件行為中已經標準化的方面。
1.2 應用架構
應用架構[3]包括了構件開發者和組裝者面臨的架構問題。是自服務的體系結構,用于支持和實現這樣的業務需求,包括該業務與其他應用程序之間的接口。它描述了應用程序的結構以及該結構如何實現組織的功能需求。圖1所示為面向構件的軟件構架模型[4]。
![實例分析基于構件技術的系統軟件架構](/uploads/allimg/171027/2362486-1G02G1223N94.png)
2 典型系統架構分析
以一個門診部信息管理系統為例,對基于構件技術的系統架構進行分析。
2.1 架構選型
根據需求分析過程中得到的用例模型,進行了如下選型過程[5]:
(1) 選擇套裝軟件還是自行開發
先考慮了市場上套裝軟件的產品,希望借助成熟的產品加快實施進度,確保軟件的質量和穩定性。但是通過考察,發現套裝軟件存在以下問題:
①從功能角度分析:市面上現有的系統雖然提供了豐富且強大的功能,但與本系統的需求交集只占了大約60%,此部分之外的需求需要花費很大的代價定制,而軟件中約有50%的特性是本系統所不需要的。
②從實施周期角度分析:由于客戶化的內容比較多,包括前期的需求映射和套裝軟件的模型調整,要完成實施,經過評估需要2年左右的時間,超出了用戶的預期。
③從成本角度分析:套裝軟件相對比較昂貴,另外需要購買相應的咨詢、實施服務,這樣使得成本更大。
④從擴展性角度分析:套裝軟件集成了一套強大的模型,通過模型的配置,基本上可以滿足業務上的變化,但是在條件不能滿足的情況下,由于系統實現非常復雜,采用的技術手段包含了很多自由的標準,難于進行二次開發,不利于移植和維護。
基于以上的分析,選擇了自行開發軟件。
(2) 技術平臺的選擇
所謂“平臺”就是能夠獨立運行并自主存在,為其所支撐的上層系統和應用提供運行所依賴的環境。
技術平臺是一套完整的、嚴密的服務于研制應用的軟件產品及相關文件。真正的技術平臺應該是選擇合適的技術體系(如J2EE、.NET等),技術架構(一組設計模式如MVC的集合),充分發揮技術體系及技術架構的優勢,能夠大大提高應用軟件開發速度,指導并規范應用軟件分析、設計、編碼、測試、部署各階段工作,提煉用戶真正需求,提高代碼正確性、可讀性、可維護性、可擴展性、伸縮性等軟件工具。優秀的技術平臺還包括一套高效的底層通用的代碼,甚至還包括代碼生成器、代碼安全漏洞檢查工具等。
2.2 三層軟件架構
在總結基于構件的軟件架構方法和進行架構選型分析后,在本系統中引入三層結構的設計思想,采用構件化的開發方法,將系統業務邏輯封裝在應用服務器上,客戶端應用程序自動從應用服務器上下載和更新業務邏輯,達到“應用邏輯與程序代碼分離,數據與應用分離,應用與流程分離”,最大化地支持業務的靈活開展。圖2所示為系統軟件架構。
![實例分析基于構件技術的系統軟件架構](/uploads/allimg/171027/2362486-1G02G12243639.png)
系統采用三層體系結構設計。所謂三層體系結構[6],即用戶層、應用層和數據庫服務器。用戶層主要指用戶界面,要求盡可能地簡單,使最終用戶不需要進行任何培訓就能方便地訪問信息;第二層是應用服務器,也就是常說的中間層,即組件層,所有的應用系統、應用邏輯、控制都在這一層,系統的復雜性也主要體現在應用層;最后的數據存儲層中,數據庫服務器存儲大量的數據信息和數據邏輯,所有與數據有關的安全、完整性控制、數據的一致性、并發操作等都是在第三層完成。
1 面向構件的軟件架構
軟件架構[2]是指某個軟件或計算機系統的軟件架構,即組成該系統的一個或多個結構,構成軟件的各個部分,形成該構件的外部可見屬性及相互間的關系。基于構件的軟件架構,更加強調構件的概念,架構時考慮兩個方面:(1)與軟件基礎設施有關,(2)與構件在基礎設施上的操作有關。基于這兩方面的考慮,通常在架構時考慮技術架構和應用架構兩個方面。
1.1技術架構
技術架構[3]定義了技術環境和軟件基礎設施,是支持組織以實現運作(非功能)需求(尤其是組織的應用程序和信息體系結構)的硬件和軟件基礎設施的體系結構。它描述了所使用的技術的結構和內部關系,以及這些技術如何支持組織的運作需求。
技術架構包括技術環境和技術基礎設施兩個部分。技術環境解決不同軟硬件平臺之間的差異性問題。技術基礎設施包括在應用中可以被標準化的部分。標準化使得通用代碼從面向業務的構件中移出,放到一個獨立的可復用的軟件基礎設施中。軟件基礎設施可以通過預先構建的構件框架的方式提供,它處理構件行為中已經標準化的方面。
1.2 應用架構
應用架構[3]包括了構件開發者和組裝者面臨的架構問題。是自服務的體系結構,用于支持和實現這樣的業務需求,包括該業務與其他應用程序之間的接口。它描述了應用程序的結構以及該結構如何實現組織的功能需求。圖1所示為面向構件的軟件構架模型[4]。
![實例分析基于構件技術的系統軟件架構](/uploads/allimg/171027/2362486-1G02G1223N94.png)
2 典型系統架構分析
以一個門診部信息管理系統為例,對基于構件技術的系統架構進行分析。
2.1 架構選型
根據需求分析過程中得到的用例模型,進行了如下選型過程[5]:
(1) 選擇套裝軟件還是自行開發
先考慮了市場上套裝軟件的產品,希望借助成熟的產品加快實施進度,確保軟件的質量和穩定性。但是通過考察,發現套裝軟件存在以下問題:
①從功能角度分析:市面上現有的系統雖然提供了豐富且強大的功能,但與本系統的需求交集只占了大約60%,此部分之外的需求需要花費很大的代價定制,而軟件中約有50%的特性是本系統所不需要的。
②從實施周期角度分析:由于客戶化的內容比較多,包括前期的需求映射和套裝軟件的模型調整,要完成實施,經過評估需要2年左右的時間,超出了用戶的預期。
③從成本角度分析:套裝軟件相對比較昂貴,另外需要購買相應的咨詢、實施服務,這樣使得成本更大。
④從擴展性角度分析:套裝軟件集成了一套強大的模型,通過模型的配置,基本上可以滿足業務上的變化,但是在條件不能滿足的情況下,由于系統實現非常復雜,采用的技術手段包含了很多自由的標準,難于進行二次開發,不利于移植和維護。
基于以上的分析,選擇了自行開發軟件。
(2) 技術平臺的選擇
所謂“平臺”就是能夠獨立運行并自主存在,為其所支撐的上層系統和應用提供運行所依賴的環境。
技術平臺是一套完整的、嚴密的服務于研制應用的軟件產品及相關文件。真正的技術平臺應該是選擇合適的技術體系(如J2EE、.NET等),技術架構(一組設計模式如MVC的集合),充分發揮技術體系及技術架構的優勢,能夠大大提高應用軟件開發速度,指導并規范應用軟件分析、設計、編碼、測試、部署各階段工作,提煉用戶真正需求,提高代碼正確性、可讀性、可維護性、可擴展性、伸縮性等軟件工具。優秀的技術平臺還包括一套高效的底層通用的代碼,甚至還包括代碼生成器、代碼安全漏洞檢查工具等。
2.2 三層軟件架構
在總結基于構件的軟件架構方法和進行架構選型分析后,在本系統中引入三層結構的設計思想,采用構件化的開發方法,將系統業務邏輯封裝在應用服務器上,客戶端應用程序自動從應用服務器上下載和更新業務邏輯,達到“應用邏輯與程序代碼分離,數據與應用分離,應用與流程分離”,最大化地支持業務的靈活開展。圖2所示為系統軟件架構。
![實例分析基于構件技術的系統軟件架構](/uploads/allimg/171027/2362486-1G02G12243639.png)
系統采用三層體系結構設計。所謂三層體系結構[6],即用戶層、應用層和數據庫服務器。用戶層主要指用戶界面,要求盡可能地簡單,使最終用戶不需要進行任何培訓就能方便地訪問信息;第二層是應用服務器,也就是常說的中間層,即組件層,所有的應用系統、應用邏輯、控制都在這一層,系統的復雜性也主要體現在應用層;最后的數據存儲層中,數據庫服務器存儲大量的數據信息和數據邏輯,所有與數據有關的安全、完整性控制、數據的一致性、并發操作等都是在第三層完成。
下載該資料的人也在下載
下載該資料的人還在閱讀
更多 >
- 嵌入式系統軟件架構設計
- 基于RTOS的嵌入式系統軟件的設計講解
- 基于PMAC的超聲速風洞控制系統軟件 6次下載
- 基于RTOS的嵌入式系統軟件設計 17次下載
- 結合面向對象和構件化技術的領域需求分析方法 0次下載
- 構件技術的通用自動測試系統軟件設計 0次下載
- RFID領域軟件構件化開發技術研究 22次下載
- LED無線控制系統軟件 213次下載
- ICT測試系統軟件
- 數控系統軟件的測試與故障診斷
- 一種基于封裝器的Web文檔構件化技術
- 微波自動測量系統軟件設計
- 利用RCS庫構建控制系統軟件
- 錐面活塞環自動分選機系統軟件的設計
- 構造嵌入式系統軟件的構件模型研究
- 智能網聯汽車電子電氣架構詳解 2336次閱讀
- 詳解FreeRTOS:嵌入式軟件系統架構 2603次閱讀
- 什么是MES系統架構? 2654次閱讀
- 常見的軟件架構分層 9708次閱讀
- 簡單了解AUTOSRA軟件架構 1241次閱讀
- 基于構件化軟件開發的IEEE802.15.4標準的設計與實現 2399次閱讀
- 基于架構分析與設計語言滿足嵌入式軟件系統的設計要求 1873次閱讀
- RFID領域軟件構件化開發技術你知道嗎 851次閱讀
- 無人駕駛系統的軟件架構是怎樣的 6091次閱讀
- 5G通信信號模擬器系統軟件的設計方法 6557次閱讀
- 基于嵌入式實時系統的提高構件化嵌入式操作系統性能的方案設計 850次閱讀
- 基于STM32的數字PDA系統軟件系統設計 1562次閱讀
- 多觸點絕緣電阻微機測試系統軟件 4305次閱讀
- 基于ZigBee技術的有源RFID系統 2203次閱讀
- SHARC并行系統軟件設計方法 1557次閱讀
下載排行
本周
- 1AN158 GD32VW553 Wi-Fi開發指南
- 1.51MB | 2次下載 | 免費
- 2嵌入式軟件開發符合ISO 26262 功能安全標準
- 1.61 MB | 1次下載 | 免費
- 3AN148 GD32VW553射頻硬件開發指南
- 2.07MB | 1次下載 | 免費
- 4PZT驅動開關電路
- 0.09 MB | 1次下載 | 免費
- 5模擬電路仿真實現
- 2.94MB | 1次下載 | 免費
- 6PCB繪制基礎知識
- 2.44MB | 1次下載 | 免費
- 7EE-38:ADSP-2181 IDMA端口-周期竊取時序
- 75.0KB | 次下載 | 免費
- 8EE-82:使用ADSP-2181 DSP的IO空間對另一個ADSP-2181進行IDMA引導
- 86.86KB | 次下載 | 免費
本月
- 1ADI高性能電源管理解決方案
- 2.43 MB | 452次下載 | 免費
- 2免費開源CC3D飛控資料(電路圖&PCB源文件、BOM、
- 5.67 MB | 139次下載 | 1 積分
- 3基于STM32單片機智能手環心率計步器體溫顯示設計
- 0.10 MB | 132次下載 | 免費
- 4美的電磁爐維修手冊大全
- 1.56 MB | 24次下載 | 5 積分
- 5如何正確測試電源的紋波
- 0.36 MB | 19次下載 | 免費
- 6感應筆電路圖
- 0.06 MB | 10次下載 | 免費
- 7LZC3106G高性能諧振控制器中文手冊
- 1.29 MB | 9次下載 | 1 積分
- 8萬用表UT58A原理圖
- 0.09 MB | 9次下載 | 5 積分
總榜
- 1matlab軟件下載入口
- 未知 | 935121次下載 | 10 積分
- 2開源硬件-PMP21529.1-4 開關降壓/升壓雙向直流/直流轉換器 PCB layout 設計
- 1.48MB | 420062次下載 | 10 積分
- 3Altium DXP2002下載入口
- 未知 | 233088次下載 | 10 積分
- 4電路仿真軟件multisim 10.0免費下載
- 340992 | 191367次下載 | 10 積分
- 5十天學會AVR單片機與C語言視頻教程 下載
- 158M | 183335次下載 | 10 積分
- 6labview8.5下載
- 未知 | 81581次下載 | 10 積分
- 7Keil工具MDK-Arm免費下載
- 0.02 MB | 73810次下載 | 10 積分
- 8LabVIEW 8.6下載
- 未知 | 65988次下載 | 10 積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