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G發展的腳步不斷向前,GSMA預計,至2021年底5G網絡將覆蓋全球1/5的人口;到2025年,全球運營商在5G網絡的投入將接近1萬億美元。本文將簡要分析日本在全球5G競爭格局中的發展現狀,以期給予業界借鑒意義。
5G開局:日本為時偏晚
日本5G商用時間不但晚,而且用戶發展緩慢,整體落后明顯。
在5G用戶發展方面,日本表現得也不盡人意。韓國科學和信息通信技術部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韓國5G用戶數突破900萬。韓國5G用戶數已占據該國移動用戶數的13.2%。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國5G套餐用戶數超過3億,5G終端連接數超過2億。美國沒有公布具體的5G用戶數,但結合美國5G手機的銷售情況分析,美國5G用戶數大約在150萬~200萬。
2020年3月,日本三大電信運營商正式推出了5G網絡商用服務,也意味著日本正式進入5G時代,但與上述國家比較來看,明顯起步較晚。NTT docomo是日本最大的移動運營商,其5G網絡也比其他公司發達。然而,截至2020年8月1日,NTT docomo的5G套餐用戶數僅為24萬,其他兩家公司5G套餐用戶數量則更少。
2020年6月底,NTT docomo在東京奧運會主要設施中建立5G區域,并將最大通信下行速率提高到4.1Gbit/s、上行提高到480Mbit/s。KDDI從2021年春季開始在東京、名古屋、大阪的主要市區,利用700MHz頻段啟動5G服務。KDDI旨在將4G頻段轉換為5G頻段,以迅速擴展5G領域。到2020年12月,KDDI的5G終端累計銷售量已超過120萬部。截至2020年11月,軟銀的5G服務區域很小,預計其在全國拓展5G市場將耗費大量時間。
日本5G網絡發展滯后
工信部于2021年1月26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網絡,截至2020年底,開通5G基站超過71.8萬座,實現所有地級以上城市5G網絡全覆蓋。IHS曾分析認為,中國將在5G建設中占據主要地位,而且華為、中興通訊等廠商將在5G主要技術領域中保持領先地位。目前華為已獲得了90余份來自全球范圍的5G商用合同訂單,中興通訊也與全球范圍內的多家運營商建立了合作關系,再加上紫光等國內企業的不斷發展,中國在5G領域的實力已不容小覷。
韓國的5G推進速度也很快,截至2019年底,韓國三大運營商已經建成的5G基站數量為9萬余座,在覆蓋率方面處于全球領先水平。到2020年6月,韓國三大運營商的5G基站數量為12.1萬座。
美國沒有本土電信設備廠家,加之對華為實施封鎖,因此成為諾基亞、愛立信、三星等設備商爭奪的重點。但由于美國其他行業占用無線頻譜資源過多,導致無法分配給5G足夠的頻譜,截至2019年底,美國5G網絡覆蓋率約為6%左右,基站數量在1萬座左右。至2020年4月,美國建成的5G基站數也僅在1.5萬左右。
而日本的5G商用進度較為緩慢,截至2020年3月,NTT docomo在全國僅有150個地點(地區)可使用5G,基站數量為500座;最大通信下行速率為3.4Gbit/s,最大通信上行速率為182Mbit/s;目前,已經可以在一些都、道、府、縣地區提供5G服務。到2020年3月,KDDI可在全國15個縣的部分地區提供“au 5G”商業服務。截至2020年12月25日,KDDI提供的3.5GHz頻段5G服務僅能覆蓋東京、名古屋、大阪的部分區域。截至目前,KDDI建設的5G基站的數量約為1萬座,計劃到2022年3月達到5萬座,人口覆蓋率達到90%。可見日本5G網絡的發展遠遠落后于中韓等國。
日本通信制造業在5G競爭中處于劣勢
在2019年世界的基站及相關設備市場份額中,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三家公司占據全球通信基站市場份額的大部分,據日本公布的資料顯示,日本電氣公司(NEC)市場份額占比僅為0.7%,富士通占比僅為0.6%,日本企業存在感較低。
根據中國臺灣研究公司TrendForce 2021年1月7日的一份報告,華為2020年以28.5%的市場份額領先全球移動基站市場,高于2019年的27.5%;第二名由瑞典的愛立信占據,市場份額為26.5%,低于2019年30%的全球市場份額;諾基亞在全球移動基站市場的份額從2019年的24.5%下降到2020年的22%;而韓國廠商三星的份額從2019年的6.5%增加到2020年的8.5%;中興通訊2020年的市場份額從2019年的6.5%下降到5%;愛立信、華為和諾基亞仍然保持三大供應商地位。
全球移動通信協會(GSMA)預估,至2025年中國將有超過1/4的移動設備在5G網絡上運行,占全球5G網絡連接的1/3。
在2020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中,三星和蘋果的出貨量遙遙領先。同時,華為智能手機出貨量出現明顯下降,這與2020年9月美國禁令生效、芯片供應不足等直接相關。雖然2020年第四季度出貨量下滑明顯,但華為全年出貨量依然排名第三,可見其實力之強。與此同時,小米、OPPO等手機廠商市場份額不斷增加,出貨量穩步上升。華為甚至落后于OPPO、vivo。
根據2020年11月25日S.O‘Dea發布的消息,到2020年11月20日,BBK集團(vivo、OPPO、Realme和OnePlus)的市場份額,已從2020年第二季度的20%增加到2020年第三季度的22%。該集團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制造商集團,旗下3個品牌已躋身全球前10,其中Realme是唯一實現兩位數年增長的主要品牌。由于歐洲和印度市場在2020年6月復蘇,Realme2020年第三季度年環比增長11%,Realme也是2020年第三季度增長最快的品牌,銷售額排名第七。現今即便華為手機市場份額下降,BBK集團加上小米、榮耀、中興等,中國仍將在手機市場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反觀日本,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企業排名進入全球前10。美國手機除蘋果公司比較搶眼外,其他公司表現也不突出。
而在5G專利方面,2020年2月25日美國媒體報道稱,華為在引領全球5G競賽。中國制造商華為擁有3000多項專利申請,其中1200多項已獲授權。芬蘭的諾基亞公司和韓國的三星公司在已授予的專利中擁有最大份額,這也意味著他們最近沒有申請太多專利。韓國是5G實施速度最快的國家,韓國的制造商三星與中國供應商中興通訊的專利申請數量發展也很快。而美國英特爾公司是一家新的參與者,只有小部分的專利已經授予。
眾所周知,美國正在動用國家權力,在本國市場竭力排除華為產品,另一方面又游說各國盟友,勸說停用華為產品,近日又提出建立多邊通信安全基金,用于5G技術和設備開發,以扭轉5G被動、落后局面。除“五眼聯盟”外,日本也將參加。隨著英國政府以日本NEC和富士通作為潛在5G設備替代供應商,加上美國政府禁用華為產品的政策,日系設備制造商將有機會提升在歐美地區的市場占有率?,F在日本也為了阻止中國5G設備銷售,與相關國家結盟,以抗衡中國。
對于市場占有率(份額)相形見絀的NEC和富士通等日本企業來說,這可謂是“天賜良機”,求之不得:日本想通過拉幫結派,借助外力扭轉5G落后局面,美日已經撕下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的外衣,動用國家權力打壓一家公司。
日本手機業也曾有過輝煌,那是以NTT docomo的i-mode和日本手機制造業興盛為代表。在3G時代,日本手機業無論是在技術應用方面,還是在手機制造技術方面,都處于世界頂尖地位。但此后,由于日本在標準制定方面只是緊盯本國市場,而不是放眼世界,因此未能進一步發展壯大。
進入智能手機時代后,以美國主導的標準、終端和服務在世界范圍內普及,對日本沖擊很大。在3G時代,日本移動市場很少有外國品牌手機,但進入4G時代后,蘋果公司的觸摸屏手機由軟銀公司率先引入日本市場,造成極大轟動,日本移動市場的自我封閉狀態被徹底打破。自此,日本手機制造商逐漸淡出市場。面對這樣的事實,日本很難接受,不僅有些郁悶、焦慮,同時還有些心酸,這或許也是日本為什么要伙同美英勢力“封殺”華為的原因。
? ? ? ? ?責任編輯:tzh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