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康佳在電視領域的布局動作頻頻,一向低調的康佳再次回到公眾的視線中。日前,康佳發布了旗下首個高端產品康佳全景AI電視A3,并請來當紅流量明星鹿晗擔任代言人。業內人士感慨道,“感覺時尚的康佳要回來了。”
回望過去多年,康佳曾連續五年蟬聯彩電銷售榜首,是當之無愧的彩電巨頭,但伴隨著國內彩電業務日漸低迷,康佳等傳統家電企業紛紛陷入發展困境。與此同時,康佳的高層管理人員也發生巨大變動,且扣非后凈利潤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內憂外患之下,康佳于2016年開啟了轉型之路。
據財報顯示,轉型后,康佳的業績已有明顯改善;2018年康佳集團實現營收461.27億元,同比增加47.71%,同期盈利4.11億元,同比增加22.56%。不過,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康佳轉型初顯成效,但是面對傳統電視品牌與互聯網企業的競爭,康佳想重回中國彩電前三甲難度非常大。
“彩電之王”光環不再,康佳轉型效果初顯
2003年起,康佳彩電曾連續五年蟬聯彩電銷售榜首。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表示,“20年前,康佳曾經是中國彩電第一品牌,以品質好技術領先而著稱,應該說基礎很好。”
此后,大屏時代到來,康佳卻依然沉浸在液晶電視的光環中。2008年以后,康佳的歸母凈利潤開始下跌。記者統計康佳集團歷年財報數據發現,近年來,傳統彩電業務對康佳收入的貢獻逐年下滑。
康佳2011-2018年手機營收占比分析(單位:億元)
直到2016年,康佳才開始進入轉型階段。康佳集團財報顯示,2017年,其將之前的彩電業務變更為多媒體業務。此后,2018年康佳集團又對下屬業務板塊進行了更精細的劃分,在原有的多媒體業務、供應鏈管理業務、白電業務、手機業務等四大板塊基礎上,增加了環保業務、半導體業務、科技園區業務、互聯網業務、投資業務和創投業務等,將業務觸手伸向更多元的領域。
總體而言,目前康佳圍繞“科技+產業+園區”發展方向和“硬件+軟件、終端+用戶、科技+投控”發展模式,在維持原有家電業務發展的同時,布局戰略性新興領域。據康佳方面介紹,其已經構建形成了產業產品業務群、科技園區業務群、平臺服務業務群和投資金融業務群等四大業務群協同發展的產業新格局。
毋庸置疑,從當前的營業結構上來看,如今的康佳集團已從傳統意義上的彩電、家電企業逐漸轉型成為多元業務綜合型的集團。
根據康佳集團發布的財報數據,2018年康佳集團共實現營業收入461.27億元,同比增加47.71%,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利潤為4.11億元,同比增加22.56%。其中康佳集團供應鏈管理業務收入283.48億元,同比增長107.65%,該項業務在公司總營收中占比最大,為61.46%;而電視業務收入為98.92億元,在總營收中的占比排在第二位,為21.45%。
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表示,由此可以看出,康佳的轉型效果開始顯現。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2018年康佳集團的供應鏈管理業務為公司營收貢獻了超六成的份額,但該業務的毛利率僅為0.99%,同比下跌0.12個百分點。業內人士稱,業務毛利潤如果遲遲不能提升,甚至出現下滑,表明該業務僅僅是做大了公司的流水,其商業價值值得重估。
高層變動致業績虧損,康佳頻售旗下資產輸血
日前,康佳集團給投資者在交上了一份較為亮眼的財報。根據其公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康佳2019年Q1實現營利雙增,其營業收入約108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8.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利潤達8556.672萬元,比上年同期上升53.46%。
然而,記者盤點康佳集團歷年財報數據發現,2011年至2018年的8年間,雖然康佳的營業總收入整體呈上升趨勢,但其扣非凈利潤一直為虧損狀態。
業內專家表示,2018年之前,康佳多年虧損與其管理層頻繁動蕩有關。據藍鯨TMT記者統計,2015年康佳曾多次發生高層變更,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變動共計42起。2015年6月起,先后有6位集團管理層、1位董事局主席和1位監事宣布辭職。
盡管主業連年虧損,但康佳歸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在2015年出現過一次虧損,這與康佳拋售旗下資產不無關系。
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康佳集團曾多次拋售其旗下資產。2018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康佳轉讓安徽開開視界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和昆山康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部分股權,獲得收益9.27億元,占利潤總額比例為203.87%。
在此之前的2017年11月,深圳康佳總部廠區地塊由康佳集團持有的70%權益,通過網絡競拍的形式,以69.8億元的價格落入深圳民營房企龍光地產之手。
此外,深康佳A在2017年5月宣布出售映瑞光電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2.935%的股權,這部分股權的評估值約為 1.2億元。同年6月,康佳還宣布出售昆山康佳電子有限公司51%的股權,股權掛牌價格將不低于 2.24億元。同年8月,深康佳A還宣布,擬將位于上海市虹口區輝河路25弄5號的三套房產在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
對此,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分析稱:“康佳轉型過程中前期投入是比較大的,賣一些資產可以獲得了公司進一步發展的資金,這是轉型過程公司為促進利潤增長所采取的措施。事實上,很多傳統企業的轉型都采取了類似于康佳這樣的做法。”
彩電行業仍處寒冬期,短期內難歸彩電第一梯隊
近兩年,智能電視市場的崛起促使傳統家電企業紛紛轉型,創維孵化互聯網新品牌酷開電視,長虹、海爾、TCL等傳統電視企業紛紛推出大屏智能電視。此外,以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也紛紛涉足智能電視領域,與傳統電視廠商一較高下。
如今,智能電視在多方面迎來大比拼,清晰度從4K到8K,屏幕從平面到曲面,VR、AI等黑科技也在不斷賦能智能電視。根據奧維云網的統計,2018年智能電視在行業的銷量滲透率已經達到89%,預計在2019年會達到93%。
不過,目前國內彩電市場依然處于“寒冬”期,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電視市場零售量1202萬臺,同比下降1.1%;零售額349億元,同比下降13.1%。
在此環境下,康佳日前發布了旗下首個高端產品系列Aphaea,推出了該系列下首款新品——康佳全景AI電視A3。為了打入年輕用戶群體,康佳還請來了流量明星鹿晗擔任品牌代言人。
劉步塵表示:“品牌形象年輕化對于康佳來說太重要了,現在看,制約康佳發展的最大因素,就是品牌形象老化。鹿晗可以幫助康佳品牌年輕化,有利于擴大年輕群體對康佳品牌的認同。”
除了推出新品,康佳也在不斷加大其研發力度,根據康佳財報數據,2017年全年,康佳投入的研發金額為3.3億元,同比增長72.02%;2018年全年,康佳投入研發金額為3.96億元,同比增長20.26%。
對此,梁振鵬稱:“首先,康佳對科技研發與技術創新非常重視,例如,康佳率先在彩電行業推出了自主研發的8K芯片,今年年初,康佳憑借項目《數字電視廣播系統與核心芯片的國產化》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其次,康佳是華僑城集團旗下的企業,華僑城投入了很多資金支持康佳在科研與實體領域大力發展。”
康佳集團表示,未來其還將在5G、8K、AIoT、半導體、新型顯示等領域加大研發投入,進一步提升科技技術,為家電產業賦能。
然而,根據奧維云網提供的數據,2019年第18周,創維電視均不在彩電線上和線下市場暢銷機型行列。
業內人士表示:“康佳想重回中國彩電三甲,難度非常大,畢竟TCL、創維、海信,哪一個都不容小覷,再加上小米,可謂四雄并舉,康佳想取代哪一家都有很大難度。”
對于目前的康佳電視,梁振鵬表示,由于某些歷史原因,康佳集團已在彩電行業掉隊,要在目前彩電行業萎靡不振的現狀中迎頭趕超其他彩電品牌,任務艱巨。而對于康佳電視的未來,梁振鵬分析稱,康佳在短期內可能無法回歸電視第一梯隊陣營,康佳未來還需要在品牌推廣方面學習互聯網電視品牌的營銷方式,與此同時,梁振鵬稱:“康佳憑借其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未來3-5年還是有可能回歸第一梯隊的。”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