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機采用新型鑒頻器電路,其工作原理Король Т。 在俄刊《Радио》上曾著有專門的文章闡述。采用這種鑒頻器使調頻收音機的制作大為簡化,制作效率得以提高。電子管在收音機中的數量大為減少。同時,該收音機的調整也大為簡化。省去了普通鑒頻器中鑒頻回路線圈的制作、耦合匹配、布局排線等等方面的麻煩。
本調頻收音機,經精心設計,采用電視機中的圖像放大電路,裝配起來猶如直放式電路一樣簡單。
本收音機電原理圖如圖1所示。
本機為一級中頻放大的四燈超外差式接收機。使用6SA7 (Л1)電子管完成變頻器功能,中頻放大器采用6АС7(Л2)電子管。電子管6Л7(Л3)完成限幅器、鑒頻器及前置低頻放大器功能。末級低放采用電視機中的高跨導五極管6AG7來擔任。
本機輸入端為不平衡式。天線耦合輸入回路由L1,微調電容器С2及小容量С1組成。本機振蕩器為電感三點式振蕩電路。采用具有較小的初始容量的空氣可變電容器С5,以便本機振蕩器的準確調諧。在屏極回路中,包含一個諧振于中頻的L2回路。電子管Л1的屏極及簾柵極電壓經公共電阻R1供電,并連接電容器С3。電子管6SA7工作良好,即使本機振蕩的正極(簾柵極)電壓很低時,所產生的振蕩也是非常穩定的。
L2回路將中頻(10.5兆赫)通過電容器С7加至電子管Л2的柵極。在電阻R3上形成柵漏電壓,同時因為回路中L2自身的少量分流,便可滿足中頻帶寬要求。電子管Л2控制柵的偏壓,通過陰極電阻R6上的電壓降獲得。電子管Л2屏極及簾柵極電壓也通過電阻R4供電。電子管屏極回路中的L4諧振于中頻上,與之并聯的有電阻R5。
放大后的中頻信號,不像在一般電路那樣接到電子管Л3控制柵極g1上,而是通過電容器С10接到振蕩柵g3上。在控制柵極g1回路中接有調諧于中頻上的L5、C15諧振回路。兩個柵極均有一個小的負偏壓,該電壓產生于電阻R8,的壓降。電子管Л3的屏極及簾柵極回路中的電阻R9及電容器С11擔任退耦作用。而在簾柵極上接有一個通過電阻R11及R12分壓而得到的正電壓,該電壓不隨電子管屏極的電流變化而變化,保持穩定。
采用電子管6Л7簡化了收音機的裝配。該管的第一柵極(控制極)引腳可靈活處理,而且鑒頻器回路的線圈也不需要屏蔽,這個線圈可以裝置于底盤之下,也可以安裝于底盤之上。
電子管Л3的屏極負載是電阻R10。音頻電壓通過電容器С16加至電子管6AG7 (Л4)的柵極。由于采用了具有高跨導特性的電子管,即使在其低屏壓及低簾柵壓情況下,不用前置低頻放大級也能獲得足夠的功率。輸出電子管的柵極為自給偏壓。
R14為音量調節電位器。為了防止發生自激,在電子管Л4的控制柵極回路中串接有電阻R16。
電子管Л4的屏極回路并接有電容器С18,這個電容對高頻增益有所減低,從而使放音更自然。在末級也可采用負反饋來改善放聲性能。
輸入回路、本機振蕩回路以及電子管Л3的控制柵極回路中,用微調電容器調節。中頻放大器回路用黃銅芯進行調節。
本機所有元件,除回路線圈及可變電容器С5之外,均為市售成品。
輸入及振蕩回路線圈為脫胎式(無骨架)。線圈L1直徑為15 mm,用直徑1.2mm的裸銅線間繞五圈,間距1mm。線圈L3用相同導線繞4 3/4圈,線圈直徑及間距同L1。連接電子管陰極的抽頭端,距接地點1 3/4圈。線圈L1及L3都繞在直徑為15.5 mm (5/8“)的螺栓上更為簡單,效果也更好些。繞制時將線的一端用虎鉗夾緊,拉緊后繞在螺栓上,將線繞在螺紋內。線圈繞好后,輕松地擰下螺栓即可。
線圈L2及L4用直徑9mm,長25mm的膠木或酚醛膠布塑料骨架繞制。線圈L2為45圈,用0.15高頻漆包線繞制,繞一層;線圈L4為30匝,繞法同L2。線圈繞好以后,浸泡絕緣清漆。
線圈L5用直徑為10 mm,長度為25 mm的瓷質或聚苯乙烯骨架繞制。共25圈,用0.25的漆包線繞制。 不用浸漆以免增加分布電容。線圈的起始端和終端用線系牢。С2及С15為瓷質微調電容器。
電容器С5由一個定片及兩個動片組成。薄片半徑18 mm,薄片間距為1.5 mm。
裝配
收音機安裝在尺寸為260×80×60 mm的底盤上(見圖2)。
線圈L2,L5,電容器С15及電阻R13安裝于底盤之上,且兩個線圈需安裝于對角線上,中間的電子管起到隔離板的作用。
其余線圈及電容器安裝在底盤之下。底盤側壁為天線引出插孔及微調電容器С5的軸。
本機的安裝與所有超短波收音機一樣,需要操作非常細心。每一級需接地零件應該做到一點接地。
線圈L3的位置應盡量靠近電容器С5。
連接電子管6AG7控制柵極的導線需要屏蔽。其余零件的安裝參照裝配圖(見圖3)。
調試
開始調試前,首先要檢查所有電子管工作電壓。本機設計屏壓較低,這對于預防發生自激很重要。
然后,需要確認一遍所有電子管工作情況,并確定本機振蕩器是否起振。如果觸及電子管Л1的振蕩柵極,其簾柵極電壓下降至55~60伏,則說明本機振蕩器已起振。反之,則需要略微增高電子管Л1的簾柵壓,減小電阻R1的阻值,或增加線圈L3連接陰極抽頭端到地的圈數。
調整收音機的最簡單的方法,是用標準調幅信號發生器來進行,這樣比用電臺信號調整要快捷得多。
調整可根據聽覺來進行,也可以借助于通過一只容量為0.05~0.1μF的電容器連接到收音機輸出端的高阻電壓表,來觀察指針的變化。
本機中頻為10.5兆赫。將標準信號發生器所產生的10.5兆赫的電壓加至電子管Л2的柵極,并使Л4調諧回路的諧振于該頻率。在調節L2回路時,將L4及L5從回路中斷開(保留與之并聯的電阻)。調節L2回路,使與其相連電壓表指針偏轉最大,且電動揚聲器聲音最大即可。
然后,將L1線圈與電子管柵極斷開,標準信號發生器的信號加至電子管Л1控制柵極,調整該回路。Л4回路中,調整L2的微調黃銅芯,使之諧振于中頻。
為了避免自激,可在電子管燈絲與收音機底盤間加接一只電容器(圖3裝配圖中的С19,5100 pF)。
然后,調整L1,L4回路,并調節L5回路的微調電容器С15,使其均諧振于10.5兆赫。旋動微調電容器С15,找到輸出電壓最小時的位置。使之向任何方向轉動電容器都會使輸出電壓增加(圖4, а)。
此時微調電容,輸出電壓最小,即L5回路調諧正確。
輸入及本機振蕩器回路的調整,最好在接收電臺信號時進行。
檢波器的有效特性曲線見圖4,б所示。
將天線L1回路連通,調整電容器С5,使聲音最大。如果無聲,則用銅鐵棒的磁芯及黃銅芯,分別靠近線圈 L1,以確定回路電感量需要改變的方向。可通過壓緊或拉伸線圈的方法改變回路電感量。電感量合適時,調節電容器С5便可收到電臺聲音。
如果調整時產生失真,那么需要通過調節輸入回路的補償電容器С2,使接收在大聲時也不失真。
調諧完成后,就可以接收電臺廣播了。
調整本機振蕩器回路接收電臺廣播時。如果聲音在不太大時便出現失真,則需調節中頻放大器回路,使接收聲音最大。
調整L5回路時利用聲音間隔進行較好,此時為未經調制的純載波頻率。調節該回路諧振使電臺背景噪聲最弱,接至收音機輸出端的電壓表指示最小。
L5回路調節良好時,放音音質非常好, 無頻率明顯失真。
本機中頻放大器帶寬達0.5兆赫,本機振蕩器的頻率漂移在實際工作時幾乎察覺不到,因而沒有必要再對本機振蕩器進行微調。
低頻放大器中的電子管6AG7,可以使用6V6或6Л6電子管代替。如果將電子管的屏壓及簾柵壓提高到250V的話,其輸出功率比使用6AG7電子管相差無幾。
該電路亦可用于電視接收機中,圖像信號的超外差接收。此時只需拔出電子管6SA7,將中頻信號直接加至電子管Л2 (6АС7)的柵極上,L2回路不變。如果電視只是接收單一頻道信號, 就不需要電子管6SA7了。在這種情況下,接收機中電子管輸出端的圖像信號也是加至電子管Л2的柵極(參見:俄刊《Радио》1950年九月號),此時,中頻L2及L4回路的諧振頻率需調整至6.5兆赫,即圖像載頻與伴音載頻間的差值。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