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顯示器,圖的就是更好的視覺效果。最近一兩年火爆起來的曲面顯示器,大有當年CRT時代純平顯示器全面取代球面顯示器的勢頭,各種鋪天蓋地的測試、評論和新聞都在爆炒曲面顯示器如何如何好、更符合人眼視角、更有臨場感……當然,單從外觀來看,曲面顯示器的確有不錯的裝叉效果(畢竟眼球更容易被擁有奇異外觀的東西所吸引),但它在實際應用環境中,真的全面超越平面顯示器,更能滿足用戶的實際需要了嗎?
曲面和平面顯示器哪個好?最早的顯示器是CRT顯示器,也就是然們經常說的“大屁股”顯示器,到了1998年LCD顯示器,開始挑戰電腦領域,之后液晶平面顯示器一直是主流,而如今曲面顯示器開始成為主流。究竟曲面顯示器和平面顯示器的區別是什么,下面我們就來對比看看。
一、首先我們來看看曲面顯示器和平面顯示器的區別,通過一張圖,就可以秒懂。
顯然,曲面顯示器和平面顯示器最大的區別就是,一個是彎的,一個是直的。其實從參數上來說,曲面和平面顯示器并沒有太大的區別。
曲面更適合人眼視角?前提條件讓你懵逼
曲面顯示器一大炒點就是更適合眼球的弧面視角
各種宣傳、評測、技術分析文章里,幾乎都提到過曲面顯示器由于采用弧面設計,更加符合本身就是球面的人眼,讓畫面上每個點到達視網膜的距離都相等。從理論上來看,這個道理似乎沒有什么問題,凸透鏡成像嘛,初中生都懂。
但是,大家忽略了一個問題,要實現曲面顯示器上每個像素點到視網膜距離相等,你得保證你的眼球位于曲面顯示器弧面所在圓的圓心位置才行(或者盡量靠近圓心),那么這個圓心在哪呢?這其實是由曲面顯示器的曲率決定的,比如某款曲面顯示器的曲率為 2000R,那就意味著這個圓心在垂直于顯示器中心 2米處。
好吧,就拿尺寸比較大的34英寸曲面顯示器來說,不同產品的曲率從1800R到3000R不等,也就是說, 你至少得坐到離顯示器1.8米處(2000R就是2米,3000R就是3米),才能實現所謂的“點對點等距”視覺。先不提 34英寸顯示器分辨率大都在 2K以上,恐怕在這距離上,就算是 1080P分辨率,你也看不清屏幕上的字了,咱還沒考慮你辦公桌有沒有這么大。更小尺寸的曲面顯示器就不用提了(曲率數值也不會低于 1800R),這距離更看不清。另外,要嚴格說的話,曲面顯示器還只實現了水平線上的“點對點等距”視覺,咱的眼球可是球面的,真要完全“點對點等距”視覺,曲面顯示器還不行,得內凹式球面顯示器。
當然,還有一點不能忽視,就算曲面顯示器完全實現了“點對點等距”視覺,人眼也沒辦法同時看清屏幕上每一個像素點(人眼在強光下的最小等效光圈值也不過 8.3),切換聚焦點還是得重新聚焦,這和看平面顯示器沒什么兩樣。
在同一個面積下,曲面顯示器擁有更大的屏幕尺寸,相比平面顯示器可以營造出更廣的視角,視覺上更出色。
小了不夠彎,大了又太貴,帶魚屏分辨率太另類
就算是1800R曲率,如果顯示器尺寸太小,弧度也不夠明顯
就算筆者已經講過曲面顯示器所謂的人體工程學理論其實只是片面的宣傳,你還是喜歡曲面帶來的特殊視覺效果,那也沒問題,只是選的時候還是有要求的,否則也無法給你明顯的曲面視覺體驗。
從圖上可以看到,以23.6英寸顯示器和正常的使用距離(0.7m)為例,這個距離上平面顯示器和曲面顯示器的視野夾角其實是差不多的,即便是1800R這樣相對較大的曲率,夾角也差不了多少,因為顯示器尺寸太小,寬度還不到弧線所在圓周長的1/20(你自己找個圓圈,在上面切個只有周長1/20的弧線,看看彎曲度是否明顯),這么一點點彎曲的感覺,的確帶不來什么環繞的沉浸式體驗。
那要達到滿意的彎曲度,要怎么辦?很簡單,選尺寸夠大的曲面顯示器,在同樣曲率的情況下,顯示器尺寸越大,水平方向占圓周長的比例也越大,自然彎曲度就越明顯。而同尺寸的21比9“帶魚屏”顯示器比16比9的普通顯示器更寬,所以這個比例的曲面顯示器,彎曲度又要更大一些。
不過,就算是越大的曲面顯示器看起來越彎,你能買到的2000R、35英寸21比9曲面顯示器,寬度(大約0.84m)也只不過是弧線所在圓周長的6%多一點……所以,你得買幾臺大尺寸曲面顯示器來拼接,才能搭建出環繞視角的效果。當然,這個成本嘛,買顯示器的幾萬元(一臺34~35英寸曲面顯示器怎么也得4000元起)還只是小頭,能裝下這么多顯示器的書房或客廳的成本就是大頭了。
另外,還有一個很具體的問題,帶魚屏曲面顯示器的分辨率是21比9的,在一些只支持16比9的應用程序和游戲中,會出現兼容問題,畫面會被壓扁,但是非帶魚屏的曲面顯示器,彎曲的弧度又不夠明顯,這的確也是個兩難的問題。
曲面的屏幕顯示器可以更加給人一種氛圍感,而且曲面可以帶來一定程度上的額景深優化,產生一種微妙的裸眼3D的效果。
評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