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夜貓子來說,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是最艱難的人生。每次聽到別人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一天之際在于晨”,心中都默默生出一股怨念。
美國洛克菲勒大學最新的一項研究顯示,這些人之所以喜歡晚睡,是基因突變造成的。夜貓子體內的生物鐘基因CRY1發生變異,才會比其他人晚睡2到2.5個小時。
據該項研究的負責人Alina Patke稱:“這些CRY1基因突變的人,其晝夜節律周期要比其他人更長,所以可以說,他們終其一生都要追趕別人的生活節奏。”
當然,手機控和晚睡強迫癥們并不在討論之列,因為曾有研究表明,多數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到遠離智能手機和城市燈光的地方居住幾天,就能調整回早睡早起的狀態。我們所說的夜貓子,是即便如此,生物鐘仍然是晚睡晚起。
很多睡眠不足的夜貓子們都會被診斷為睡眠時相延遲綜合征(DSPD),研究人員稱全球約10%的人都有這種癥狀。
這些人除了易感疲勞以外,還可能伴有其它疾病,比如焦慮、抑郁、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
當然,每天早上都要在還沒睡夠的情況下被鬧鐘吵醒,那種絕望和沮喪自不用說了。他們似乎永遠都無法做好準備,迎接新的一天。
通常來說,人體內有相對固定的生物鐘,哪段時間肝臟開始排毒,哪段時間適合皮膚修復,哪段時間睡意降臨,都遵循24小時的周期節律。而CRY1基因突變的人則需要比其他人更多的時間完成這個過程,平均多出2到2.5個小時。
Patke和同事們首次發現這種基因變異是在7年前。當時一位46歲的女性因為總是睡得很晚跑到他們的診所求助。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和努力后,他們發現,這位女性的生理節律是25個小時,在進一步研究她的基因后,才發現問題原來出在了CRY1基因上。
但是目前為止,研究人員還不能解釋,為什么僅僅一個基因的變異可以對人體生物鐘有如此大的影響。
在最近的實驗中,研究人員進一步檢測了這位女性的家人,結果顯示她全家都有同樣的基因突變問題。隨后,他們又針對6組土耳其家族進行檢驗,這其中有39名睡眠時相延遲綜合征的人,都存在這種“夜貓子”基因的問題,另外31個沒有睡眠問題的人,這個基因也沒有問題。
對于這31個人來說,每天的睡眠中點大約在凌晨4點,而另外39人則在早上6點到8點之間,生物鐘大約晚了2個小時。
當然,即便這樣,也不需過分擔心,因為我們的生物鐘,包括CRY1基因在內,都會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比如光線變暗、室內溫度變低都會引發人的睡意。
患有睡眠時相延遲綜合征的人,也可以通過控制這些外部因素來調節自己的作息。
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患有睡眠時相延遲綜合征的人,都是由基因變異造成的,這里還存在諸多其它因素。
未來研究人員還會針對更多人群進行采樣分析,并進一步探討這一基因變異是否會影響機體的其它功能。
相關推薦
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加碼基因測序設備和試劑等新產品新技術研發,持續完善產品矩陣;擴大現有產品產能;....
發表于 2023-08-04 16:22?
669次閱讀
背景介紹 1.1 基因測序在癌癥領域上的應用 癌癥是目前人類所面臨的最大敵人,其發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
發表于 2023-08-01 10:29?
675次閱讀
近年來,基因治療最有希望的工具之一是腺病毒(aav)載體。雖然這種方法使有遺傳缺陷的新生動物恢復了聽....
發表于 2023-05-31 09:45?
209次閱讀
谷氨酸棒桿菌是一種用于生產具有經濟價值的蛋白的新興宿主生物。近年來,谷氨酸棒桿菌被廣泛應用于重組藥物....
發表于 2023-01-06 11:29?
413次閱讀
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畢業之后,徐云飛進入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博士期間主要從事表面化學和能源轉化方....
發表于 2022-11-21 11:26?
475次閱讀
NVIDIA 率先采用加速計算應對原本無法解決的挑戰。在 AI 和計算機圖形領域,我們的研究成果正在....
發表于 2022-09-14 16:27?
800次閱讀
由于eGFP的啟動子響應水楊酸,如果CmeR的表達量變大,會與P2啟動子競爭水楊酸,導致GFP表達降....
發表于 2022-05-20 09:23?
929次閱讀
9月9日晚,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總醫院在對開學后的在校學生例行開展每半個月10%核酸適時抽檢時,發現兩....
發表于 2021-09-24 14:30?
470次閱讀
8月24日,國內NIPT(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企業貝瑞基因推出了三代基因測序產品—三代地貧,即運用第三....
發表于 2021-09-02 09:29?
437次閱讀
先進的基因測序技術,對病毒毒株進行分析,發現其與我國目前廣泛使用的H5亞型(Re-11+ Re-12....
發表于 2021-05-21 14:19?
488次閱讀
為了防止這種基因交換,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叫做“化學遏制”的策略,包括設計細菌傳感器,這樣它們就需要一....
發表于 2021-04-16 11:14?
1560次閱讀
無論是種子的胚胎發育、根系生長,還是植物對陽光方向的反應,生長素都具有協調植物對外界刺激反應的功能。....
發表于 2021-04-16 10:29?
1522次閱讀
這是一家以基因捕獲技術為核心,專注于第三方醫學檢驗和精準醫學應用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科技企業。以前沿....
發表于 2021-04-12 09:47?
1942次閱讀
從全球范圍看,根據BCC Research,基因測序的市場將持續擴大,中國基因測序服務市場的增長更是....
發表于 2021-04-07 10:54?
7154次閱讀
由于農作物產量增長有限以及全球人口的不斷增長,人類已經不止一次面臨糧食危機。20世紀60年代,饑荒威....
發表于 2021-03-29 16:49?
2382次閱讀
談及回國創業,蔡偉文說,從留學那一天起,他就決定要學成歸來,將所學之長報效祖國。看到基因檢測主要依賴....
發表于 2021-03-26 14:50?
1591次閱讀
David Hallal 認為,細胞和基因療法發展空間巨大,這個領域機遇無限,但是還存在許多困難和挑....
發表于 2021-03-22 14:00?
2881次閱讀
華大基因表示,公司2020年度整體銷售規模及業績保持了強勁增長,其中主要受全球范圍內新冠肺炎疫情的影....
發表于 2021-03-06 10:30?
1592次閱讀
“立足于國民經濟主戰場與基因組科學與信息學前沿研究,以生命健康技術前沿創新、實現生命科學前沿原創研發....
發表于 2021-03-06 10:08?
1942次閱讀
PacBio股價自去年7月以來,上漲了10倍,市值達到74億美元。PacBio股價上漲的部分原因是,....
發表于 2021-02-20 10:09?
1411次閱讀
國家肉牛改良中心在2008年成立于“中國農科城”楊凌,但其相關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56年,養牛學專家....
發表于 2021-02-19 11:24?
1354次閱讀
招股書顯示,該產品已獲批準用于35歲或以上女性、此前經歷三次或以上試管嬰兒植入失敗、曾自然流產或異常....
發表于 2021-02-19 09:57?
1654次閱讀
引言:在前面我們了解了如何使用TCGAbiolinks檢索并獲取TCGA數據庫的公開數據。今天小編就....
發表于 2021-02-15 10:16?
5313次閱讀
基因療法作為一種可以實現治療性蛋白的長期表達和組織特異性表達的治療方法,可以實現治療傳統藥物不能治療....
發表于 2021-02-10 10:25?
1466次閱讀
對匱乏恐懼的本能,一直深入我們的基因當中。 站在2021年初,我們不由得感慨過去一年來新冠病毒肆虐所....
發表于 2021-01-18 17:57?
1300次閱讀
根據近日多方披露的研究數據,從境外開始流行的這種新病毒株的傳播能力預計比普通病毒株至少要高出50%。....
發表于 2021-01-09 10:27?
1578次閱讀
不過在編寫基因代碼的能力上,我們始終進展有限,這也是我們創立 Tessera 的目的。如果我們能把這....
發表于 2021-01-06 15:05?
1772次閱讀
齊碳科技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目前,齊碳科技已完成了四輪融資。最近一次是2020年....
發表于 2020-12-23 15:42?
2799次閱讀
空間轉錄組檢測技術逐漸受到廣大研究學者的青睞,其不僅可以提供研究對象的轉錄組數據信息,同時還能定位其....
發表于 2020-11-18 17:07?
2255次閱讀
北京時間11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一項實驗預示著真實版人猿星球或將成為現實!科學家將人類基因....
發表于 2020-11-18 10:50?
1566次閱讀
2016年,來自瑞典卡羅琳斯卡研究所、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等研究機構的學者們在《Science》上發文,....
發表于 2020-11-10 16:51?
5174次閱讀
江北新區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商務總監謝可輝介紹說:“在樣本匯交、數據采集的基礎上,中心以大數據處理平....
發表于 2020-10-26 15:05?
1402次閱讀
謝震是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北京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副教授,擔任清華大學合成與系統生物學中心執行委....
發表于 2020-10-23 10:16?
2793次閱讀
日本豐橋工業大學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可快速檢測出作物疾病的微流控芯片,通過基因體研究、半導體技術的結合....
發表于 2020-10-19 17:06?
2542次閱讀
2020年11月3日,在美國總統大選結束一天后,美國這個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將正式退出《巴黎氣候....
發表于 2020-10-18 10:11?
4547次閱讀
北京時間9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已經培養出基因編輯過的動物。據說,這些動物可以充當“超....
發表于 2020-09-17 10:16?
1655次閱讀
上海國際醫學園區集團黨委書記周永剛、上海浦東生物醫藥產業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剛、華大集團執行副總裁楊爽、....
發表于 2020-09-13 10:23?
1737次閱讀
“Mission Bio切入的是癌癥早期診斷賽道,切合未來癌癥診斷的兩大趨勢與方向,”該公司最早的投....
發表于 2020-08-25 15:26?
2673次閱讀
在進行創新生態隨想時,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徐立談到了創新的兩個核心要素——科技技術和場景應用,....
發表于 2020-07-29 10:32?
1432次閱讀
針對上述挑戰,楊朝勇教授課題組開發了一種全新的高通量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新方法(Paired-seq)。....
發表于 2020-06-02 11:06?
3004次閱讀
比爾·蓋茨周五表示,人工智能的潛力現在才剛剛被人們意識到,AI的計算能力每3.5個月翻一番。蓋茨說,....
發表于 2020-02-17 07:21?
2296次閱讀
蓋茨表示,人工智能的潛力人們已經開始認識到了,并且他的運算能力也在呈幾何倍數增加。人工智能可以更多獲....
發表于 2020-02-17 07:17?
2488次閱讀
人們花費了數百萬美元來尋找新的方法來對抗人類的鐮狀細胞疾病和艾滋病毒。蓋茨說,目前正在開發的技術可能....
發表于 2020-02-17 07:13?
2585次閱讀
為解決抗生素耐藥性問題提供了新思路。
發表于 2019-06-27 14:40?
2271次閱讀
東麗的基因解析芯片使用該公司的自主材料和加工技術,能夠以達到以往100倍的敏感度檢測出小分子核糖核酸....
發表于 2019-06-20 14:43?
3322次閱讀
基因組測序“全高清”時代!
發表于 2019-06-19 15:10?
2954次閱讀
通過一部手機就能掌握生命奧秘?
發表于 2019-06-16 11:17?
3557次閱讀
在全球首次成功獲得豬和人的擴增潛能干細胞(EPSCs),這些干細胞具有胚胎發育初期細胞的特征,可以發....
發表于 2019-06-16 10:29?
4396次閱讀
原來信息竟然可以通過神經代代相傳,不知道這是不是另一種“永生”的方式呢?
發表于 2019-06-11 17:14?
3608次閱讀
隱匿在生命背后的語言——探索基因測序的應用邊界
發表于 2019-05-27 11:12?
3076次閱讀
李曉江教授近年來潛心于非人靈長類基因修飾模型的攻關研究。
發表于 2019-05-21 16:33?
4030次閱讀
2019年的裁員潮正從互聯網行業傳遞到大健康產業?
發表于 2019-05-20 14:31?
4765次閱讀
此次融資創造了2018年度國內基因領域最大募資金額。
發表于 2019-05-16 14:40?
2272次閱讀
人們悼念霍金,但他生前最大的憂慮,卻在漸漸被世人遺忘。
發表于 2019-05-14 16:34?
2468次閱讀
胰島素受體(IR)信號傳導是正常代謝控制的核心,并且在流行的慢性疾病中失調。
發表于 2019-05-09 16:29?
3467次閱讀
人工智能能檢測出導致某些癌癥的基因缺陷
發表于 2019-04-29 08:48?
3090次閱讀
隨著基因療法成為一個熱門增長領域,賽默飛正在研究如何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發表于 2019-03-28 17:24?
1334次閱讀
研究使用納米尺度的金顆粒制作的生物芯片識別癌細胞DNA特征,能夠迅速完成對特定癌癥標志物的檢測,無需....
發表于 2019-03-18 16:26?
2916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