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做到全家人的“千人千面”有難度
相比擁有個人屬性的手機,電視是全家人共享,而作為具有交互能力的人工智能電視,結合文章開頭的定義,它需要“分析用戶使用習慣,掌握用戶偏好和行為邏輯,以實現更精準的交互及個性化內容推薦”,然而不同家庭成員的觀看習慣不同,電視根據捕捉到的觀看習慣進行內容推薦肯定不夠精準,或許要靠聲紋識別等技術才能實現全家人的“千人千面”。
7、越用才會越智能
人工智能電視需要在不斷學習中完成進化,比如上面所說的內容推薦“千人千面”,需要連續使用一段時間才能使電視擁有這樣的能力,也就是說現在每一次使用其實都是數據的積累過程,之后電視才會根據觀看習慣進行精準的個性化內容推薦,至于究竟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感知到它的智能推薦就不好說了,而且電視是有生命周期的,在設備更換之后電視能否能將積累的數據進行遷移也不一定。
8、內容始終存在短板
不管人工智能電視發展到什么階段,內容都是不可或缺的,畢竟電視首先要滿足的是看的需求,不過現在沒有一家電視能囊括所有平臺的視頻、音樂等內容。
比如搜索某部電影恰好它是××視頻獨播,電視的智能化程度再高也無能為力,最終感受到的人工智能體驗也將大打折扣。所以對于電視行業來說,在人工智能不斷推進的同時,豐富內容資源很有必要。
9、更高階的人工智能還在實驗室里
說了這么多,大部分其實都是圍繞語音交互展開,仍停留在人工智能電視的初級階段,未來人工智能電視是什么樣還在探索實驗中。
小米電視在4A系列新品發布會上提到已經成立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團隊,在人臉算法、圖像理解等方面展開研究,現場以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為例演示了部分應用場景,在觀影過程中可以問“這是誰”、“這是哪里”、“這是什么手機”等問題。
微鯨電視在醉薄A系列發布會上提到與微軟、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達成深度合作,將在人臉識別、聲紋識別、情緒識別、人聲應答、圖像識別、視頻檢測等方面深入探索,未來人工智能服務會不斷疊加。
10、成為智能家居入口障礙重重
隨著智慧家庭的深入發展,擁有超大屏幕的電視天然具有智能家居入口的優勢,電視可以與家里的其它智能設備互聯互通,比如用電視控制空調、冰箱、熱水器等,然而這需要統一控制協議的支持,從目前發展情況來看,各大家電廠商各自為戰,能夠接入的設備非常有限,在智能家居入口爭奪中的優勢并不明顯。
人工智能電視剛剛興起,就目前來看,電視與人工智能的結合還遠遠達不到預期,雖然人工智能為智能電視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催生電視行業發生變革的力量還非常有限,對越來越多打著“人工智能”標簽的電視不要有太多的期待,真正的人工智能電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