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處于信息爆發時代,信息化建設對醫療有著非常大的支撐作用。信息化+醫療,或者說互聯網+醫療是一個非常時髦的話題。但是在醫院中要如何將信息技術落到實處,如何通過信息技術對醫療質量、醫療內涵、醫療管理進行支撐呢?
11月5日,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召開的HIMSS 亞太區年會上,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被授予2018年度HIMSS亞太區“信息與通訊技術杰出成就獎”,是亞洲地區本年度唯一獲此殊榮的機構。
近日,小編對首都醫科大學玄武醫院信息中心主任梁志剛做了專訪,就以上疑問對梁志剛主任進行了討教?;谛溽t院的智慧醫療建設,梁志剛主任也向我們講述了他對于醫院信息化建設的理解以及宣武醫院未來的發展方向。
跟隨政策導向,持續進行信息化轉型與升級
宣武醫院建立于1958年,是一所以神經科學和老年醫學的臨床與研究為重點,以治療心腦血管疾患為特色的大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宣武醫院的醫療信息化建設歷時20余年,總投入過億元,但原有硬件設施已經不能滿足不斷增長的醫療需求。今年,隨著新醫療改革政策的提出,我國醫療衛生領域信息化建設的投入正不斷增大。宣武醫院也在持續進行數字化改革和信息化建設。
今年,宣武醫院特約門診、干保門診和中國國際神經科學研究所投入使用。同時,醫院在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腦卒中、癲癇、運動障礙疾病、腦與脊髓血管病等方面,建立了完整而規范的診療體系,形成了優勢與特色,績效考核也在北京市市屬醫院名列前茅。
在采訪中,梁志剛首先總結了我國在醫療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經歷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5年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階段,主要是商業模式的探索。
第二階段:2016年,國家對“互聯網+醫療”模式進行嚴格管控;
第三階段:2018年是轉折點,國家政策開放,允許以實體醫院為依托建設互聯網醫院。
在梁志剛看來,除了國家層面政策導向這種頂層設計外,還要做好臨床實踐中的決策支持和質量管理,最終才能實現智慧醫療的真正落地。
智慧醫院要以臨床需求為導向來進行信息化的建設。不僅要強調人工智能在智慧醫院建設中的作用,更要強調互聯網+醫療健康的重要性。
現在人工智能不再是虛幻的概念。如何通過技術手段和技術創新干預疾病診療環境,為醫生提供支持和幫助,從疾病的診療過程、管理過程、質量安全過程進行管理,梁志剛表示,這才是當下醫療行業從業者應該探討的話題。
通過醫療人工智能技術和信息系統流程改造,宣武醫院建立了智慧醫療系統,即智慧醫院。
基于臨床需求的智慧醫院建設:亮點突出
梁志剛告訴我們,宣武醫院智慧醫院的建設來自于臨床需求。宣武醫院樹立了這樣一個理念:信息化建設首先是為患者服務,因為醫院運行的本質就是為患者提供高效優質的醫療服務。其次要為醫護人員服務,為其提供完整的業務流程以及良好的技術保障。最后是幫助醫院進行運營管理。所以信息化建設要做到標準化和流程再造。
梁志剛給我們介紹了宣武醫院智慧醫療建設中的幾個亮點:
一,HIMSS,即醫療衛生信息和管理系統,這個概念來自于美國,是醫療信息化建設中的主要評級標準。這種評審體系也可以稱作以評促建,就是按照國際的標準來規劃醫院信息化的整體建設布局,同時保障這種信息化建設能夠更好地服務于醫療,服務于醫療質量、醫療管理,提升患者滿意度,保證醫療服務優質和高效。
通過整體的HIMSS建設,宣武醫院對醫院整體的醫療信息化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2017年,宣武醫院獲得了HIMSS EMERAM 7級認證。
二,用藥安全。宣武醫院搭建了全院級的門診和住院醫囑系統,不合理用藥、超劑量超范圍用藥以及禁忌用藥都能夠通過系統及時發現。醫院現在也在做實時審方,解決藥品零差價之后藥師轉型的問題,即藥師從一個藥品的銷售管理方,變成了指導方,真正發揮藥師本身的價值和作用。此外,宣武醫院所有用藥數據庫都由院方自己來維護,保證用藥安全和合理性。
三,在神經內科精細的設計和信息部門的技術支持下,開設急性腦卒中患者信息綠色通道,把繳費環節后移,診療環節前移,充分保障卒中患者的救治優先級。醫院利用基于梅奧知識體系的臨床決策支持系統,進行急性腦卒中患者救治的全流程決策支持,智能審核臨床處置和醫囑的合理性。將醫療人工智能與急性腦卒中病歷內涵質控結合,對腦卒中患者病歷質量進行流程性檢查和實時提示,規范臨床診療行為,實現了卒中急救診前、診中、診后的閉環管理。
宣武醫院在2018年度HIMSS亞太區“信息與通訊技術杰出成就獎”頒獎典禮中獲得了杰出成就獎,是亞洲地區本年度唯一獲此殊榮的機構。而宣武醫院正是以“人工智能、急性綠通改造打造卒中急救效率和質量閉環”作為本次獎項申報典型案例。
梁志剛表示,醫療中對人工智能最大的需求是臨床決策。因為醫學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不是精密科學,而是實踐科學,很多來自于經驗和積累。把這些經驗通過大數據建模匯集分享,這是信息技術能夠在疾病診療環境和臨床輔助決策中發揮作用的地方。此外,不僅是大城市,邊遠地區也需要優質醫療資源。而人工智能輔助決策彌能夠彌補由于我國醫療資源不均衡所產生的醫療服務不均衡的問題。
除此之外,宣武醫院還在業務流程上進行了梳理。將宣武醫院的規章制度,和國家的政策法規要求,落實到整體的醫療實踐工作過程中,通過信息化的方式將其固化下來,真正落到實處。
梁志剛表示,宣武醫院要做的是整體的智慧醫院建設,從醫療服務到運營管理都要通過信息化進行支撐,信息化對醫療的推動作用是宣武醫院未來發展的趨勢和導向。
發揮學科優勢,實現智慧醫院、互聯網醫院、醫聯體協同發展
據悉,下一步,宣武醫院會代表北京市支援雄安新區建設,由北京市政府全額投資,在雄安新區建設第五代智慧型醫院。
梁志剛告訴我們,智慧醫院沒有重點,不同的時代的不同的階段,對智慧醫院的定義不一樣。隨著技術的進步和醫學的發展,智慧醫院的概念也會不斷更新。醫療從業人員都希望未來做任何疾病診斷的時候,能有一個智能的助手來對醫生進行協助,這個協助應該包括檢驗、診治以及用藥。在醫院發生的一切過程,未來都需要做到更便捷更精準更智慧。在梁志剛看來,這就是智慧醫院未來的發展方向。
梁志剛還提出,智慧醫院建設要將互聯網醫院包括在內,這可能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
互聯網醫院的建設需要醫院和企業共同來分擔。但是整體的醫療質量的管理,則需要醫療機構自己來把控。所以互聯網醫院就需要公立醫院發揮臨床的對社會服務的支撐作用,再結合企業優質的醫療產品和醫療服務。雙方結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落地。
宣武醫院的互聯網醫院建設還是會通過招標的方式來進行。梁志剛反復強調,整體的醫療質量管理還是要由院方來負責,企業能夠在技術上彌補公立醫院的不足就夠了。醫院跟企業的邊界一定要劃清楚,而企業必須要以醫療服務為核心,才能將實現價值最大化。
總得來說,就是政府做監管,醫院做醫療,企業做運營。各司其職,才能做好分級診療。
宣武醫院的醫聯體建設也在探索當中。據悉,宣武醫院希望從??漆t聯體做起,一個一個往下推。醫院目前通過衛健委在跟社區做關聯,做整體信息化系統建設。梁志剛表示,醫聯體建設還是要通過學科的發展,學術的發展,通過醫生的需求行為去進行。未來宣武醫院將會打通跟周圍的醫聯體的信息系統,真正做到信息的共享和交互,真正實現雙向轉診,做到院前有來源,院中有治療,院后有康復,將醫聯體真正建設起來。
梁志剛表示,現在就是最好的時代,國家層面也在鼓勵醫療從業人員利用信息技術對醫療質量進行管理,通過對疾病整體的干預過程促進醫療水平的提高。宣武醫院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既是挑戰也是成長空間,宣武醫院將會繼續運用信息技術為醫療行業發展做貢獻,將醫院的優勢學科發揮出來,更好地為老百姓服務,實現雙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