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新品
電動汽車、智能電網、高速列車等新興工業應用的快速發展,對高精度的電流傳感器提出了更高要求。與傳統電流傳感器相比,基于量子效應的傳感裝置可以利用量子態操控技術來提高測量的精度。這些優勢使得基于量子效應的電流傳感器在各種應用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傳感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制備了基于氮空位(NV)量子色心的微型光電一體化集成鉆石量子電流傳感器。相關研究成果以Millimeter-Scale Temperature Self-Calibrated Diamond-Based Quantum Sensor for High-Precision Current Sensing為題,發表在Advanced Quantum Technologies上。
該研究發展了集成式鉆石傳感器。這一傳感器的核心元件的尺寸為毫米量級,通過標準的微加工工藝實現。與微加工兼容的光學導入與熒光收集結構的光子探測效率達 66%,在0–400 A的測量范圍內,最低檢測限為2 mA,并有效利用雙自旋共振調制將溫度漂移降至1.92 ppm℃-1,這提高了傳感器的穩定性和可靠性,解決了從研究到應用受到的集成度不足的制約問題。這一成果為當前的量子傳感技術提供了穩健且可擴展的平臺,在電動汽車、智能電網等多個關鍵領域擁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和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等的支持。
傳感動態
【"第7層大腦皮層"厚度僅1/5人類發絲,Precision收購MEMS工廠加速開發,投資者矚目!】
當地時間周四(10月5日),美國神經科技初創公司Precision Neuroscience宣布,其已經收購了一家位于美國得州達拉斯的微電子機械系統(MEMS)工廠,用于生產“第7層大腦皮層”的關鍵部件。
這家工廠將幫助Precision加快開發速度,以期實現2024年獲得監管批準的目標。在新聞稿中,公司還宣布其系統已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授予的“突破性設備”認定,將有助于加快其最終獲得批準。
眾所周知,人類的大腦皮層由6個細胞層組成,而Precision正試圖構建第7層,幫助癱瘓病人僅通過神經信號便可操作電子設備,移動光標、打字,甚至直接訪問社交媒體。
據了解,與目前多數腦機接口公司類似,Precision研發的“第7層大腦皮層”本質上也是一個柔性電極陣列。不過,Precision的設備貼合于大腦表面,其厚度僅有人類發絲的1/5,且不會損壞任何人體組織。
報道稱,Precision已開始在人類患者身上進行測試。公司指出,新收購的工廠是唯一能夠生產其電極陣列的設施。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Michael Mager告訴媒體,“現在我們可能更快地進行迭代。”
Mager解釋道,如果制造是與第三方合作進行的話,將很難快速修改設計、保護商業秘密并保證供應水平;而當Precision直接參與到生產工作中后,確保電極陣列的高質量和安全性都會容易得多。
Mager說道:“我們制造的系統是在人腦上運行的,責任真的很大。”在當前腦機接口(BCI)賽道上,最知名的公司當屬埃隆·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而Mager和Benjamin Rapoport兩位Precision的創始人也都是Neuralink創始團隊的成員。
Precision本次收購的工廠來源于一家不具名的日本跨國公司,Mager稱能夠留住在那里工作的11名“關鍵人員”,幫助公司跟上緊湊的監管測試步伐。Precision準備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和紐約西奈山醫療系統進行更多的人體試驗。
“這是一場時間更長、資本密集度更高的競賽。”Mager還提到了FDA最新授予的“突破性設備”認定,他表示這將開啟Precision與FDA之間更頻繁的溝通渠道,有助于加速公司走向商業化的道路。
【北京懷柔變身科創高地 多支高端儀器和傳感器基金規模超18億元】
北京懷柔雁棲湖畔,一個綜合性科創產業中心正在蓬勃興起。
近日,《科創板日報》記者隨“北京投資促進宣傳媒體行”走進懷柔活動來到懷柔科學城,發現這個風景優美的首都市民周末度假地,已悄然變身為北京東北部科創高地,一批扎根于此的企業,在經歷了數十余年與懷柔共同成長后,已順利登陸科創板等A股市場。
調研中,記者了解到,懷柔以高端科學儀器裝備和傳感器產業為核心,建設國家高端科學儀器裝備產業聚集區,已落地儀器和傳感器相關企業291家。此外,還建起“引導基金+母基金+子基金”多級聯動的科技金融生態體系,總規模超18億元。
培育多場低溫等“潛力股”, 儀器和傳感器基金已超18億
在萬物互聯、萬物智聯時代,芯片和5G技術等都離不開傳感器。今天,傳感器已越來越多地應用在工業生產、環境保護、醫學診斷、海洋探測、宇宙探索等領域。
根據財聯社創投通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全國傳感器領域的一級市場融資已超150億元。
北京市懷柔區把儀器和傳感器產業列為當地科創發展的重中之重。
為此,懷柔設立了多支相關基金,首先是投資偏向早、小及科技創新的公司,該基金總規模1.01億元,目標鎖定懷柔區儀器和傳感器領域的“苗圃”企業,護航種子企業、天使企業加速成長;其次設立投資偏向初創和發展期項目的懷柔硬科技產業發展基金,總規模5.05億元,目標是懷柔區這兩大領域擁有高技術壁壘、巨大發展潛力的企業,著力打造“專精特新”“獨角獸”企業;再是投資偏向發展和成熟期項目的懷柔科技創新創業基金,總規模2億元,目標鎖定龍頭企業,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
今年初,北京北工懷微傳感科技股權投資基金成立,傳感器產業基金總規模10億元,由北京京國盛投資基金聯合智能傳感器產業龍頭上市企業北京賽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懷柔區傳感科技產業生態建設國有投資公司、北京懷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共同發起設立。
此外,懷柔還加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每年安排6000萬元,采取“揭榜掛帥”的方式,面向全國科學儀器和傳感器企業,征集技術難點與需求“發榜”,邀請全國科研團隊“揭榜”。
越來越多企業選擇落地于此,其中,北京懷柔儀器和傳感器有限公司是懷柔區的國有平臺公司,注冊資本8.5億元。也是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入圍工信部第四批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信息服務類)名錄。
截止目前,懷柔科學城已集聚了“多場低溫”、“卓力漢光”等290余家儀器裝備和傳感器企業。
【拜安半導體6英寸MEMS光纖傳感器芯片特色生產線在嘉定投產】
近日,嘉定綜保區內企業上海拜安半導體有限公司6英寸MEMS光纖傳感器芯片特色生產線投產試運營,并成功生產出MEMS光纖加速度傳感器、MEMS光纖壓力傳感器等多款產品,為推動國內MEMS傳感器的高質量國產化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拜安半導體由拜安科技和嘉定綜保區公司共同投資,于2022年2月成立。拜安半導體產線擁有全套體硅機械、表面微機械、光學與光纖器件等加工能力,以及芯片封裝與可靠性驗證等測試手段。其獨立廠房面積超過8100平方米,廠房超凈間面積超3000平方米。產線投產后,拜安半導體除了滿足拜安科技對MEMS光纖傳感器芯片的需求,未來還將對外開放MEMS光纖傳感器芯片研發生產,每年研發生產芯片晶圓10000-15000片。
“在入駐綜保區后,我們享受了一般納稅人試點、張江E06專項資金及市級技改等利好政策,真正意義上為我們企業做到了降本增效。投產前,嘉定綜保區和嘉定海關又為我們提供專業的服務保障,在賬冊設立及經營發展等方面給予了全方位支持。”拜安半導體總經理郭凉杰表示。
這條產線的快速投產離不開嘉定海關的全力幫扶。在項目落地的過程中,嘉定海關提早介入,摸排企業需求,依托綜保區海關監管政策優勢,結合企業的內外貿需求指導其設立一般納稅人賬冊,并同步開通分類監管賬冊,使企業能夠在綜保區內同時實現保稅與非保稅貨物的存儲。海關指導企業采用最適合的工單核銷方式,將海關監管嵌入到企業生產過程,有效降低監管對企業生產、銷售的影響,實現零延時通關,幫助企業減負增效。
下一步,嘉定綜保區將繼續做好服務保障,推動拜安項目早日達產,并以此為契機,發揮位于長三角的區位優勢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域與張江高新區雙重政策優勢,著力聚焦傳感器上下游產業鏈的技術創新及發展趨勢,推動更多優質項目落地,幫助企業深度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積極打造外向型經濟新高地。
【1.5億元成立新公司 吉利加碼功率半導體?】
天眼查顯示,近日,浙江晶進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潘運濱,注冊資本1.5億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含集成電路制造、半導體分立器件制造、電子元器件制造、集成電路芯片及產品制造、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制造、電力電子元器件制造、集成電路設計等。
股權穿透圖顯示,該公司由浙江晶能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能微電子”)全資持股,后者控股股東為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53.47%。
2022年,吉利孵化的功率半導體子公司晶能微電子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為潘運濱,注冊資本1000萬元人民幣,主要聚焦于Si IGBT和SiC MOS的研制與創新。
2023年6月,晶能微電子宣布完成第二輪融資。老股東高榕資本領投,吉利資本、廈門建發、春山資本、清控招商、普華資本、中美綠色基金、固信控股、中和萬方、湘潭產興等機構跟投。早些時候,該公司披露擬與錢江摩托簽署協議,投資1.23億元收購后者持有的浙江益中封裝技術有限公司100%股權。
成立時間雖短,但晶能微電子的融資速度和投資手筆受到業界關注,其中不乏有吉利對功率半導體的勢在必得。此次子公司再度成立集成電路公司,或許也是吉利的再擴編動作。
審核編輯 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390瀏覽量
75657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