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過于求”、“利用率不足”、“增量不增利”等行業亂象之下,正孕育著新一輪的市場變革。
國內企業希望能夠用1~2年的時間,讓現在的LED芯片發光效率再提高30%~50%,發光亮度達到200lm以上。
國產LED芯片滲透率提高
國內芯片廠商在市場上憑借較高的性價比一步步提升了封裝廠對國產芯片的接受度。
從2009年起,受國內各地方政府政策強勁支持以及巨大的顯示、背光和照明市場的推動,中國LED外延芯片行業飛速發展。主要生產設備MOCVD機臺的數量迅猛增長,從2009年的130臺一躍增長至2012年年底的917臺。
2013年,由于照明市場的快速發展,帶動LED產業上、中、下游產能發揮,一定程度上減緩了自2011年下半年出現的產能過剩現象,行業開始回暖。上游外延芯片領域產能利用率也由2012年的不足三成提高到了目前的平均接近六成。市場方面,由于未來幾年背光市場逐漸趨于飽和,需求將呈現平穩增長態勢,下一個接棒的市場增長點將會來自照明市場。自2011年開始,國內照明市場開始逐漸起量,而到2013年,照明市場需求開始大幅增長。預計未來幾年,照明市場將成為上游外延芯片廠商受益最大的細分市場。
在照明市場可期的大環境下,國內芯片廠商也通過不斷引進技術、人才以及加大研發投入力度,使芯片制造技術水平大幅提升,并在市場上憑借較高的性價比一步步提升了封裝廠對國產芯片的接受度,從中攫取到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比如說在室內照明和商業照明領域,國產芯片的替代速度就非常快。近期有國內封裝大廠負責人稱:“這兩年,很多大公司沒有指定用誰的芯片,只要是芯片質量好,都可以接受。我記得三四年前,80%的芯片都采購中國***的或者是洋品牌,現在采購芯片,90%都開始采購中國大陸芯片。”甚至出現了客戶主動要求采用大陸某品牌芯片的情形。
“增量不增利”之怪現象
今年設備市場需求增長穩定,但由于價格持續下降,導致設備整體銷售額無明顯增加。
受益于全球經濟整體復蘇以及終端照明市場的拉動,2013年前三季度,國內LED產業整體經營狀況較去年同期明顯改觀。但由于受下游應用市場價格下滑大趨勢和行業競爭加劇現狀的影響,上游芯片廠商反而陷入毛利率下滑——“增收不增利”的尷尬困境。分析個中原因,上游芯片價格“跌跌不休”主要是由于前幾年過度投資引發產能急劇擴張,而市場又一時無法完全消化引起的。供過于求所最終導致的高庫存是造成芯片大幅跌價的根本原因。鑒于市場價格壓力,廠商不得不以較低的價格拋售此前以高成本產出的芯片,從而影響了企業的毛利率水平,最終導致“增收不增利”。不僅是上游的芯片段,微利甚至是無利現象亦在下游照明以及更上游的設備業蔓延。以北方微電子公司為例,雖然整體上設備市場需求增長穩定,公司設備銷售量增長較快,但由于價格持續下降,導致設備整體銷售額與上年同期相當。
“供過于求”、“利用率不足”、“增量不增利”等行業亂象之下,正孕育著新一輪的市場變革。今年以來,業內頻頻出現擴產、并購甚至倒閉的事件,上游芯片行業開始呈現收攏集中的態勢,未來中國的LED局面將由“十國混戰”變為“三國鼎立”。產業整合的結果是行業資源越來越向優勢企業集中,在LED上游外延芯片領域,未來將會形成以幾家龍頭企業為首的市場格局。目前的產品同質化嚴重,但長遠來看,企業以“價格戰”獲取市場只是短期行為。近期企業間整合并購事件頻出的現象,也是產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即需要淘汰落后產能、落后技術和落后管理的必經過程。
整合期過后是立體競爭
未來客戶需求將不再是原先平面的、單一的,而將演變為多維的、立體的需求。
從各大媒體近期發布的2013年LED上游上市公司第三季報來看,主流芯片廠商處境已較去年同期有較大改善,芯片價格降幅也已收窄,部分企業芯片售價還可以達到與上季度持平的水平。有國內知名芯片企業負責人認為,接下來芯片價格既不會上漲也不會有太多下降。芯片產業馬上就要進入一個產品性能比拼的時代。
業內的企業家不乏“價格戰”后是“技術戰”的論斷,他們認為,現在的LED芯片,還遠遠沒有達到理論的發光效果。在中國很多企業,包括外企,都在做一些更深層次的技術研發工作。國內企業希望能夠用1~2年的時間,讓現在的LED芯片發光效率再提高30%~50%,發光亮度達到200lm以上。他們同樣也認為,技術戰是真正拼企業實力的時候,因為研發需要大量投入。在這個階段,很多企業如果跟不上,就只能是寄希望于下游其他替代產品的產生來刺激需求。
事實上,經過幾年來市場的跌宕起伏,產業鏈各環節最終沉淀下來的企業也會變得更加成熟和理性,這種態度對照明市場尤為寶貴,畢竟能經得起時間考驗、性能可靠的產品才能最終贏得客戶。再追溯到產業鏈的上游,雖然降價對于客戶的吸引力效果仍然直接,但降價已不再是讓下游客戶買單的唯一理由了。除了價格,性能及可靠性甚至品牌等都是客戶考量的重要因素。不難看出,未來客戶需求將不再是原先平面的、單一的,而將演變為多維的、立體的需求。作為企業自身來講,尋找最大讓利和最好服務兩者兼具的平衡點才是最能打動客戶的方法。或許我們可以認為,國產LED芯片后價格戰時代的市場,正緩緩轉身,迎面而來。
技術升級需提前布局
一代器件即會要求一代工藝、一代設備,設備企業要以領先一步的工藝解決方案為客戶帶來長遠價值。
在半導體裝備領域,造成國產設備占有率相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中國芯片制造技術達不到世界領先,所以設備選型也以國外成熟工藝和設備為主。但對于蓬勃發展的中國LED產業,經歷第一階段的“無序競爭”后,步入整合優化階段,會有更多的資源和潛力來實現技術創新。
為順應這一行業發展形勢,北方微電子公司提前研發了下一代設備并與客戶進行合作驗證。比如目前正在研發的一個項目是采用先進的Sputter技術制備優質的AlN緩沖層——即在藍寶石襯底上生長一層AlN薄膜作為緩沖層。增加AlN緩沖層不僅可以更好地與藍寶石進行晶格匹配,更可有效減少下一步外延生長時間、降低原材料消耗,最終達到提高產能并降低成本的目的。除此之外,AlN的導熱性也遠好于藍寶石,可有效改善LED芯片的散熱性,從而提升LED器件性能的可靠性。如果設備硬件設計合理,可有效解決AlN緩沖層沉積均勻性和重復性的問題,但要實現與后道工藝的匹配,則需要與外延芯片廠商進行合作工藝開發。目前國內已經有數家主流的外延芯片廠商積極與北方微電子配合進行AlN緩沖層配套工藝的開發,并以此作為未來差異化競爭的技術儲備之一。
LED產業不斷向前發展,對上、中游的外延芯片制造和封裝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代器件即會要求一代工藝、一代設備,設備企業不僅要滿足客戶需求,更要超越客戶需求,以領先一步的工藝解決方案為客戶帶來技術更先進和成本更低的長遠價值。未來5年設備企業的目標應該是成為引領國際LED產業技術升級的裝備和工藝解決方案提供商。
相關閱讀:四大趨勢引領LED顯示屏進入“小時代”
隨著我國微電子組裝技術整體水平的不斷提升,高密度室內LED顯示屏的像素中心距不斷取得突破,室內LED顯示屏像素中心距已邁入1.Xmm時代。在室外應用方面,表貼LED封裝技術的改進以及室外模塊防護水平的提高打破了室外全彩屏像素中心距10mm的桎梏,像素中心距的極限值正在不斷地被刷新,5.Xmm像素中心距的室外全彩色大屏幕已在市場得到應用。伴隨著LED顯示屏進入“小時代”的同時,產業發展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趨勢。
圖為利亞德公司承建的連云港港口集團指揮調度大廳LED顯示屏項目
趨勢一 小間距LED顯示屏將成為室內外市場應用的主流
小間距LED顯示屏是指點間距在P2.5以下的LED顯示屏,其采用像素級的點控技術,實現對顯示屏像素單位的亮度、色彩的還原性和統一性的狀態管控。2010年以來,常規LED顯示屏競爭尤為激烈,價格戰幾乎侵占了企業的基本利潤。隨之,各種新興領域市場發展迅速,戶外傳媒、廣告業、戶外表貼、異型屏等市場表現亮眼,其中高密度小間距LED顯示屏成為最受業內關注的產品。
目前看來,小間距LED顯示屏的利潤相對豐厚,在監控、指揮、調度、會議等高端領域也有著較大的發展潛力,未來前景較好。
趨勢二 如何將電流密度做小是LED顯示屏成敗的關鍵
在照明領域,為了獲得高亮度照明產品,終端應用廠商一般選擇使用“大電流密度芯片”。然而在LED顯示應用進入“小間距時代”以后,合適的LED電流密度大小卻恰恰相反。這主要因為在顯示屏應用方面,產品的好壞并不是比誰的屏做得更“亮”,而是誰的屏做得更“暗”,“暗”到在昏暗環境下不會對人眼造成刺激性傷害。
而這一要求則對LED器件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為當電流密度小到0.3~0.4安培時,如何處理好半導體器件導通與漏電流的關系,是一項棘手的難題。
趨勢三 小電流技術的應用給器件封裝水平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
隨著小電流芯片逐漸成為行業的主流,解決反向漏電流問題將成為顯示屏產品成敗的關鍵。而小間距顯示屏的維修異常困難,這就給芯片的電流控制、抗靜電能力等可靠性參數提出了更高要求。器件的可靠性又與封裝技術息息相關,所以這就對器件的封裝水平提出了更為苛刻的要求。目前我國大陸市場對QFN小間距封裝的需求約為每月幾百kk,未來很有可能超過1000kk,但是大陸企業的相關產能卻近乎為零。長遠看來,QFN技術將逐漸取代PLCC技術成為未來LED封裝的主流趨勢,因此封裝企業不妨理性地進入該領域。
趨勢四 LED顯示屏真正的市場在于取代單臺投影產品
從產業發展的現狀看來,寄希望于LED顯示屏(尤其是小間距顯示屏)進入家用市場并以上百倍的增長速度實現跨越式發展是不現實的。
與液晶顯示屏相比,LED顯示屏的絕對優勢在于其所具有的一流節能效果。然而,在用戶體驗方面及價格成本方面,LED顯示屏并無絕對優勢。
不過,相比較目前市面存在的單臺投影產品,LED顯示屏則在色彩、能耗以及清晰度方面具有極大的優勢。因此,取代單臺投影產品將是未來LED顯示屏市場成長的關鍵切入點。
微觀點
@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關積珍:在LED顯示屏市場應用的創新方面,創意市場、小點間距產品市場、廣告傳媒市場成為主流;在專業化服務創新方面,控制板卡、專業化工程服務成為亮點;在營銷模式創新方面,涌現出外向型營銷、終端營銷、渠道營銷、OEM營銷等多種模式。
@利亞德董事長李軍:中國有一兩千家LED生產企業,產能嚴重過剩,打價格戰只會讓毛利率不斷下降,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如果只是做代工,那命脈永遠掌握在別人人手里。長遠來看,我們必須有自主品牌,才能創造超高的效益并持久發展。
@硅芯電子董事長李紅化:在室內市場,小間距LED顯示產品對傳統的電視墻、背投產品的替代有很大的市場空間。隨著密度的不斷提高,LED顯示屏的市場也越來越寬。目前來看,在電視臺、高端會議室、高端消費品、模擬仿真等場所,小間距產品已經表現出強勁的競爭力。
評論